JAMA:近40%中老年人不适应互联网远程服务
全球医生组织时占祥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引发了远程医疗服务的爆发式应用。在过去几个月里,各类患者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或虚拟门诊寻求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的次数呈现出难以预料的激增。
美国医学会会刊《JAMA》日前却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提示医界:“远程医疗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患者”,应当特殊关注中老年人的需求。
研究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中老年人没有准备好使用网络视频交流医生,因为有许多客观障碍,比如听力、视力障碍;看似简单的操作也让他们望而生怯。
也有部分中老年人能够上网视频聊天,但无法熟练进入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的登录平台/智能App。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为社会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保障,从政府管理层到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应当完善其顶层设计,考虑和评估哪些人适用和为什么不适用,是否更妥善的方法来解决他们的困难。
比如有痴呆症/健忘症或社交孤立的老人,他们去医院看病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通过互联网远程方式预约医生和咨询问题了。
JAMA的研究论文作者强调“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家庭护理模式(如家庭病床)可能更重要,更有效,更实用。
该研究数据还显示美国有1300万老年人,其中38%的人群尚未准备好使用互联网远程医疗和虚拟门诊。进一步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是操作技术和知识经验不足。”
即便采用普通的电话交流随访,在65岁以上患者群体中也有约20%的人无法获得有效的服务和健康咨询,其中主要原因是老人的听力障碍。根据2018年国家健康老龄化趋势横断面研究数据显示,65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政府医保的主要使用者(患者)在这种情形下建立互联网医院,他们是否使用或依旧延续传统方式?这就需要重新思考互联网医院的顶层设计和远程服务模型。
研究人员从老龄患者中标记出最常见功能障碍,即使应用辅助工具(助听器和老花镜)也很难听清楚声音或看清屏幕,还不算语言交流困难或自我理解问题,比如早期痴呆症或健忘症等。
还有些偏远农村小城镇的中老年人虽然特别需要远程服务,但他们从来没有用过互联网交流,甚至很少使用智能手机,更不用登录多媒体App平台了。
在过去半年里,新冠疫情大流行使得远程医疗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火。互联网远程医疗和虚拟健康服务不仅步入了正殿大堂,而且会永久存在下去了。
随着各国政府在医保支付政策方面给予远程医疗和虚拟们诊服务等同收费待遇,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虚拟门诊访问更方便,而且有利于部分患者和家属。目前最需要深入研究和区别对待的是不同群体和不同年龄组,需要设计出更精准的服务方式,包括整合传统线下门诊,远程医疗和虚拟门诊以及居家走访管理等模式。
新冠疫情为探讨如何改变医疗服务传输模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验证机会。
无论从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角度出发,还是从提供高效、便捷医疗服务角度看,甚至整合公共卫生防疫和随访新冠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等,远程医疗和虚拟访问等创新补充模式,不仅积极审慎前行,更要开发出让所有想用远程医疗的人都方便好用,让那些无法使用的人也有等同服务方式来满足刚性需求。新的服务模式不是加剧差异,而是满是所有人的刚性需求。
互联网远程医疗意味着“平等、自由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