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时间缩短66% 被国务院深改组点赞的邵医经验值得一看
健康界张斯文
2019年5月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59期)专门刊发《浙江省邵逸夫医院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提升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经验做法,向全国转发推广。
蔡秀军院长分享互联网诊疗实践经验
说起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响应号召,大局意识,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是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总结出的答案。
源起
邵逸夫医院对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探索肇始于2015年。
近些年,“互联网+”受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15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时间里,5个文件相继出台,其中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支撑体系。
文件出台后,各个地方都在探索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便民惠民工作水平,加快解决卫生健康领域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其中,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行动,就是围绕互联网+的探索典型。以此为背景,浙江省内部分医院都开始了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积极开展智能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候诊提醒、检查检验结果线上查询等便民惠民措施,着力解决百姓看病就医“三长一短”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邵逸夫医院建立了第一家以实体医院为背景的智慧医疗平台。随后,《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的深入,对邵逸夫医院智慧医疗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何一项新技术应用的好不好、广度大不大、深度深不深与你对技术特点的了解有很大关系。”蔡秀军坦言。
蔡秀军举例说,有一些开展互联网诊疗的医院安排医生上午出实体门诊,下午在电脑前盯着屏幕在线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这种模式是坚持不下去的。如果医生可以通过手机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就可以很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解决患者问题,“开展互联网诊疗,首先要了解互联网自身的特点。”蔡秀军说。
革新
结合互联网的特性,邵逸夫医院在惠民便民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
急救更快速。为了使急救更加快速有效,邵逸夫医院与杭州市急救中心搭建了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了患者病情信息院前与院内的实时传输。“病人一上救护车或者直升机,信息就可以直接传到急诊室墙壁的屏幕上,方便接诊医生第一时间了解病人情况。”蔡秀军介绍说。
门诊更顺畅。邵逸夫医院还首创融合了医保的移动智慧就医流程,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挂号预约、检查缴费。健康界了解到,起初这一流程通过使用支付宝支付来实现,但因为支付宝支付不能报销,因而医院与浙江省人社厅合作,将百姓公费医疗支付方式与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捆绑,方便百姓就诊。数据显示,优化移动智慧就医流程前,在邵逸夫医院看一次门诊需要4~5个小时,改善流程后只需1.7小时,就医时间缩短66%,同时,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
住院更省心。健康界了解到,目前邵逸夫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是5.71天,处于同等医疗机构中较低水平。这得益于医院在国内最早建立了功能最齐全的入院准备中心,统一管理床位、立体收住患者,帮助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住院预约等,将有限的医疗资源高效利用,缩短患者术前待床时间。
小车物流系统方便患者在病区拿药后直接出院
出院更便捷。在邵逸夫医院,患者出院时可在床边办理出院手续,病房一站式完成结账,出院小结单、发票打印,出院带药等操作。同时黑科技“配送员”——轨道小车可直接配送药品到床边。
住院患者可通过移动结算推车在病区直接办理出院结账手续
“分诊”更可行。邵逸夫医院搭建了国内首家有实体医院为背景的云平台,可以为不同地区的病人提供线上门诊咨询。
此外,邵逸夫医院还借助互联网特性,完善精细化管理,建设智慧病房、使用智能更衣柜、建立辅助决策平台、助力医药联动、提供便民措施,设置无线报警系统等等。
除了在改善患者就医服务体验方面的尝试,邵逸夫医院也借助互联网,通过医生间的业务互助系统,提高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
在邵逸夫医院的纳里健康云平台上,上级医生可以看到下级医院申请会诊病人的主诉、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去了解病人的情况,与请求会诊医生沟通后续治疗的方式方法。
诚如蔡秀军所言,“纳里健康云是一个分级诊疗的实施平台,不但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可以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外科医生进行手术示教、此外基层医生也可请上级医生实施指导手术。”
健康界了解到,作为分级诊疗的抓手和平台,纳里健康云自2015年4月上线后,目前平台注册医院数已超过1980余家,10万余名活跃医生,核心业务突破20万人次/月。其中浙江省内注册医生超过8600名,覆盖省内11个地市82个区市县的210家医疗机构,转诊、会诊等核心业务累计突破110万单。
期待
谈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未来的发展,蔡秀军表示,医疗和互联网都是比较专业的学科之间代沟比较深,如何培养互联网和医学的交叉人才,是未来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方向。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信息安全是不少人的聚焦点,医疗信息尤为重要,医疗数据信息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在支付体系上,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撑才能保障信息化平台使用起来更加方面。
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的规范化以及数据的互联互通非常重要,平台内的医疗机构要在合作模式以及横纵向的服务开发上加大创新力度。
此外,蔡秀军还呼吁,在利用互联网便民的时候,不能占用医生过多的时间,不能给医生加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