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轻型患者核酸转阴反倒慢?方舱医院正在制定《中国标准》

健康时报网尹薇 程国政 陈健

3月1日下午1点30分开始,武汉客厅方舱医院132名新冠肺炎患者陆续走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我们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自2月15日第一批17名患者治愈出院以来,今天的出院人数创下单日出院人数规模之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执行队长、该方舱医院B厅医务部负责人孙贵新告诉记者。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所有的医护、工作人员!”“他们对我们太好了!”“他们太辛苦了!”患者们走到门口不忘表达自己的心愿。而手举着“洪山区接你们康复回家”牌子的志愿者说:“感觉越来越好,看到希望了!”接着就忙着引导出院患者去了。不一会儿,志愿者那辆中巴车差不多就满了。

方舱医院出院标准很严格

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队员华晶医生则介绍,舱内出院关把得很严。有位患者,入院时症状很轻微,而且CT表现也很轻,他原以为这样的病人肯定会第一批(2月15日)就能出院。但早期给患者复查的核酸居然是阳性。直到今天,她才符合出院条件。华晶说,随着对更多病人的了解,他们发现这个病毒确实挺古怪的,很多轻型患者,病毒核酸转阴反倒慢。“我们就对患者解释,这就好比轻症患者走的是一条平坦的路,但得绕弯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终点,好处就是身体没啥损伤。”华晶也提醒大家,对这次病毒真的必须小心谨慎,病毒太怪异太狡猾了。

孙贵新介绍,方舱医院里的患者须连续一周不发热、核酸两次检测均为阴性(核酸隔天检测一次)、CT检测明显吸收,且不咳嗽、不自感胸闷,就符合出院条件了。然后,主治医生备好材料递交给审查专家组。3人专家组复核、会商。一般而言,须三人均同意方可。如果有一人持不同意见,就须更高级别专家组会商。孙贵新说,正因为这些措施的严格实行,我们方舱出去的病人无一例召回者。确保“零召回”。3月1日出院的132名患者均已符合上述条件,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符合出院标准。

据了解,今日出院的患者,分别被东西湖区、洪山区等集体接走,前往区里的集中隔离点继续隔离14天。期间接受医学随访,医院复查正常后,就可以回归日常生活了。

“责任田”与“自留地”制度让医护人员有了安全感,让患者得到更好救治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迄今已累计收治患者1760人,目前已出院总数接近600人。方舱医院里,先后有来自上海、宁夏、陕西、山东、安徽、广东、福建、新疆建设兵团等十余支医护队伍,医生130人左右,护士800多人。其中,东方医院这支医疗队是第一批进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并收治病人的队伍之一。

由于方舱医院发生在紧急时刻,并无太多前例可以借鉴,加之规模大,收治人数常常超过千人,像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就收治了1500多人。患者人群的筛选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万一患者在舱内突然病情加重,如何快捷地、24小时不停歇地转运出去,都需要标准的指导。孙贵新透露,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都需要我们厘清界限、制定清晰、细化的操作规则。

孙贵新介绍,因此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厅实行的“责任田”与“自留地”制度:根据雷撼领队的建议,在总体三人小组(一人总负责,一人管医生,一人管护士)之下;B厅415名患者,设置4个责任大区(责任田),每个值班小组当班时主要管理、诊治约100名患者;另外,值守责任田里的医生,每人认领10名左右的患者(自留地),并与其建立微信联系,无论当班与否,患者有问题都可找他(她),由该医生负责到底。这项制度实行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很快就被兄弟舱区借鉴应用了。

方舱医院中国标准即将出台

“我们一直呼吁,各方舱医院的同志们需要坐下来、聚到一起,认真研究这种状态下的处置、管理规则等诸多问题,拟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规则、程序。”孙贵新表示,再者,根据我们的经验,方舱最初收治患者时的医护、医患规则,亟需迅速总结、固化,以供后来者参考。

因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际应急医疗队最近正联合武汉、各省市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各医疗队,谋划制定《方舱医院中国标准(暂名)》,将这次举全国之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做法,行诸文字,以供世界各国借鉴。

孙贵新告诉记者,《方舱医院中国标准》将全面回顾这次武汉抗疫的经验,溯源清本、厘清路径,把大家的做法好好总结成中国经验;同时,我们还将与世卫组织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吸收更多专家的意见,让“中国标准”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