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又多一家三甲医院 说好的强基层呢?

健康界白雪(整理)

看破:苏州将新建一家千张床位的三甲综合性医院

8月27日,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公众平台——苏州健康推送了一篇题为《27万m2、1000张床位……苏州又要新增一家大医院了!》的文章,不仅可以看到太湖新城医院的建设信息,还有规划样图。

在总体定位上,太湖新城医院将建成一所立足苏州、服务苏南、面向华东、影响全国,在肿瘤诊疗领域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现代化、平台化、智慧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国家级肿瘤中心(挂苏州市肿瘤医疗中心、苏州市肿瘤研究所牌子),成为区域健康生态圈顶层平台的样板项目,成为健康中国战略苏州实践的特色示范医院。

在发展目标上,近期将通过三到四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医院基本建设,完善提升医院综合功能,建成具有肿瘤诊疗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集临床医疗、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医学科研、医学教学五位一体功能。

点评:新建一家以肿瘤诊疗为特色的三甲综合医院看似有必要,但近期一些地区兴建的医院动辄就是“超级”规模,似乎与分级诊疗强基层的初衷有些违背。

新医改以来,诸多强基层的举措纷纷出台,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基层机构“旧貌换新颜”;“健康中国行动”系列文件的发布,也重在引导医疗机构乃至公众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医疗健康行业需要思考,建医院,真的都要建那么大吗?


看好:疫苗追溯体系5大标准集齐 看谁还敢顶风作案!

8月27日,国家药监局公布《药品追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疫苗追溯基本数据集》和《疫苗追溯数据交换基本技术要求》3项信息化标准,且规定实施日期就是文件发布之日。加上已于2019年4月发布的《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导则》《药品追溯码编码要求》2项标准,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所需的5项标准已经全部发布实施。

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规划,药品追溯系统覆盖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多个环节,以“一物一码,物码同追”为方向,用信息化手段保障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的安全,目的是实现覆盖生产、流通全过程、全品种的追溯,实现全链条监管。

疫苗曾是我国药品电子监管的首批试点药物品种之一,而在我国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的进程中,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又将先行一步。

点评:因注射假疫苗导致儿童死亡的事件让人痛心,一旦将文件内容全面推行,净化市场是必然,假疫苗、劣质疫苗、假药、劣质药的生产者肯定是“玩不转”了。另外,医药产业早就进入了电子监管时代。未来所有药品可以直接追溯到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终端,要想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医药企业恐怕必须走上以信息技术为引导的转型之路。


看好:广东“拉黑”职业病防控措施不达标单位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不达标责任主体名单定期通报制度的通知》,以绿色信贷为抓手,推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有效防范职业病危害社会风险。

《通知》明确,用人单位及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危害项目申报、定期检测、健康监护、危害告知、(疑似)职业病诊治、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逾期未完成整改的,以及严重损害劳动者生命健康、或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都将被纳入“黑名单”管理。

点评:目前,我国有3万人患有职业病,其中90%为尘肺病患者,“能畅快呼吸”成为他们最直接的诉求。相关部门动用“黑名单”管理,说明以往有些用人单位对于职业病防控的思想重视并不到位,措施也不给力,更不用说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了。希望“拉黑”的动作,不仅能警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给予正确看待,还能提高劳动者自身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