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面对面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指”向何处?“标”尺怎量?

健康界王雅茹

“希望通过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这个小切口来探查中国整个医疗管理上的大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管中心翟晓辉处长,在6月22日举办的“解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之道”论坛上这样讲到。本次论坛由健康界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主办,诺和诺德特别支持,吸引了众多关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医院管理者。

实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狠抓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三级公立医院需要如何发挥绩效考核的标尺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医院发展?

翟晓辉:数据保障考核质量,指标引导发展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管中心——翟晓辉处长

本次绩效考核目的在于检验三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同时也是通过此形式进行压力传导,落实“三个转变、三个提高”。数据指标作为本次考核的测量基础,具有可获得,可分析,可比较的特点。为保障数据获取准确,病案首页与数据上报的质量就尤为关键,而目前的问题,也在于各三级公立医院需要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另一方面,本次考核在数据设置上也具有可进行逻辑校验复核的特点,数据项之间都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从设置基础上杜绝虚假填报的出现。

在此次绩效考核填报操作中,指标的权重和分值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由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统一标准、关键指标、体系构架和实现路径。同时,各省份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省级部门当年或者下一年的工作重点,对不同类别医疗机构设置不同权重和分值,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精准度。针对以往国家政策文件中明确导向的指标,按照要求对这部分指标进行趋势引导,引导它们升高或降低。还有部分指标暂时无法确定导向趋势,但这类指标会在未来借助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医院的实践来探索解答。

王莉莉:是“标尺”也是“指挥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王莉莉副处长

此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中,各地可以结合实际,适当补充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等部分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有益的补充,再结合地方实际确定指标权重,让绩效考核真正成为测量工作的“标尺”,同时也成为引导三级医院落实各项政策的“指挥棒”。

本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凸显方向引导。如在医疗质量指标中,功能定位所含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都没有要求绝对值,绝大部分要求的是比例,关注的是效率,而不是规模,着重引导三级医院明确其功能定位。而在质量控制里对于单病种的控制,也会随着工作开展不断丰富,引导医院持续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还有部分指标体现的是具体要求上的引导。如在运营效率中的部分经济管理指标,有相当程度的指标不做横向比较,很多指标只为体现医院具体情况及发展的阶段,做纵向比较,一年比一年优化即可,引导医院将注意力集中到运营效率上。再如持续发展中的人才指标,引导医院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合理科学的比例结构以及重要辅助科室都决定医院发展的后劲,因此医、技、药、护和床位规模、诊疗量之间必须是匹配的。

在结果应用层面,本次考核还有两个重要机制,一个是部门共享机制,考核结果将与相关部门共享,提供决策依据。另一个是结果运用机制,考核结果将作为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保相关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也与医院评审评价和区域医疗建设及各项评先评优紧密结合,乃至于与院领导的选拔任用挂钩。

李冰:四川省连续三年病案首页数据上报率实现100%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李冰处长

目前,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158家三级公立医院顺利与全国HQMS系统、满意度调查管理平台、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完成了对接任务。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的病案首页数据上报率实现100%。全省三级公立医院提交数据核验率达100%。下一阶段,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将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人社、医保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联动,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明确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和评判原则。针对四川省偏弱的电子病例分级、科研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指标,采取针对性举措进行加强、改进和提升。同时,与国家医政医管局、医管中心加强沟通,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为省级绩效考核平台的筹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全省卫生系统希望通过此次绩效考核,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实现“以考促建,以考促管”目标;推动省内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和“高精尖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