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痛风石的患者 除了吃药还有其他出路吗?

风湿界沈嘉艳等

痛风(gout)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是单钠尿酸盐(MSU)晶体沉积于关节、皮下等部位,引发组织损伤和急、慢性炎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的减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临床表现,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的不断沉积,导致慢性类肉芽肿样反应反复发生于骨关节周围组织或皮下等部位,轻者影响患者肢体美观,重者可累及患者肢体关节的正常功能,造成关节的破坏和畸形等不可逆现象,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对于痛风石患者,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极其重要。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先后颁布了痛风的诊疗指南,但是其中所推荐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涵盖各个类型的痛风患者,尤其是病情严重的痛风患者和因有使用禁忌证而不可使用相应治疗药物的患者。这就需要药物治疗以外的其他疗法为痛风患者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非药物治疗在痛风石的治疗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医学和西医学都为痛风石的非药物疗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就此方面进行相关综述。

1.一般疗法

一般疗法包括患者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痛风石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机体内尿酸盐的沉积,故减少富含尿酸盐食品的摄入可有效缓解及预防其发生,严格的饮食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尿酸值,防治痛风石进一步增长、扩大。相关研究显示,啤酒、白酒、含糖饮料、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可使血尿酸升高;而适量红酒可轻微降低血尿酸,低脂奶和低脂酸奶可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有学者提出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因此,可建议患者尽量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如面食、米饭等,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低糖、低盐,尽量少用刺激性调味品。

2012 年ACR指南中格外强调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降尿酸治疗必要性的告知,以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正确处理等。有研究者发现适量的运动不仅能控制患者体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叶小琴临床试验研究证实痛风患者每天有氧运动30 min 以上,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乒乓球等,每周锻炼5 次以上,血尿酸水平有明显改善。黄叶飞等亦提出血尿酸中度升高者可每月运动1~3个频次,高尿酸血症重度患者可每周运动4~6次,进而减少痛风的发作频次。

2.中医的非药物疗法

中医学认为,痛风属“痹证”范畴,痛风石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与转归。痛风石的产生是因为痛风患者日久不愈,津液输布障碍、气血运行失畅、毒邪不得泄利而导致痰浊内生或瘀血阻络、痰瘀痹阻,进而出现结节,故治疗痛风石可采取的消痰软坚、活血化瘀、破结开瘀、通络止痛等治法,包括微创针刀镜、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贴敷疗法等。 

3.西医的非药物疗法

3.1 手术疗法

痛风石患者在必要时可采用痛风石切除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甚至切断来源于痛风石反复溶解而吸收入血所产生的尿酸盐,解除痛风石对组织、骨关节和神经造成的压迫,防止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有许多学者提出痛风石一旦形成,就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因为痛风石是一个储存尿酸盐的地方,可不断地将尿酸盐释放入血液中。所以早期切除痛风石可降低血液中尿酸盐沉积,减轻肾脏排泄负担,防止后期关节的破坏等。手术疗法包括传统痛风石切除、利用软组织清除器微创治疗、痛风石切除联合关节固定术、关节镜手术治疗等。陶建峰等运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27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切除滑膜,修整或切除半月板与关节软骨,术后辅予相应药物治疗以及正确功能锻炼,证明关节镜微创技术可用于治疗痛风反复发作或内科积极治疗后仍无明显疗效以及有痛风石形成的患者,甚至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于膝关节的外科首选治疗方法。

3.2 体外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光学、电学和声学的某些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将其应用于部分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效果。豆运香等将64例痛风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和对照组(中西医基础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痛风石最大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明中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慢性痛风石具有一定疗效,医者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体外冲击治疗。

3.3 其他  

西医运用先进的技术和仪器等对痛风石的治疗做出了卓越贡献,除以上疗法外,还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尿酸氧化酶体外溶解痛风石等。赵坤等将80例确诊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44 例和对照组37 例。观察组采用VSD 配合手术切除痛风石,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愈37 例,好转6 例,对照组治愈24 例,好转13 例;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证明手术切除联合VSD 治疗痛风石有效。冉兵等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定量分析尿酸氧化酶体外溶解痛风石疗效,亦得出结论,尿酸氧化酶在体外条件下对痛风石的溶解有一定作用,故临床有望使用尿酸氧化酶对痛风石患者进行体外溶解治疗。

4.结语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非药物疗法在痛风石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与西医学都在痛风石的非药物治疗中做出了贡献,为痛风石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医学应用针灸、推拿等方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减小或消散痛风石;西医学则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器械完成对痛风石的直接溶解或消除,临床上医生可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更加有效地为痛风患者缓解甚或解除痛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痛风石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非药物疗法是不可直接代替药物进行降血尿酸治疗的,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药物与非药物疗法协同,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文章摘自:沈嘉艳,许飞,周文强. 痛风石的非药物疗法及其研究进展.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0):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