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如何应对?他们这样“支招” | 博鳌·健康界峰会

健康界刘文阳

绩效考核、取消托管、取消加成……多数三级公立医院在一项项医改举措前倍感压力。

政策方向已定,抓好“质量”和“费用”这两把“钥匙”,医院才能从容地应对挑战,在新形势下再次出发。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周军

4月27日下午,在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精准控费下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场上,在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军的主持下,来自卫生健康委、医院的各级管理者围绕成本控制及医疗质量话题,从信息化、物联网、MDT层面进行了一场“碰撞”。

接招绩效考核

“精准控费怎么精准?没有数据是没有办法精准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咨询中心处长翟晓辉一开场便抛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热点话题。

翟晓辉处长介绍,根据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这次考核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数据实施”,“55个指标当中,有50个定量指标是基于数据,其中24个将被国家检测”。

由此,绩效考核呈报的关键就在于数据质量。翟晓辉说,这是考核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如何把数据质量抓好,将是医院应对绩效考核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咨询中心处长 翟晓辉

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表示赞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马上就要2000多家医院齐步走了,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化是关键所在。”他说。

同时,占伊扬也表达了对于来自基层的数据“如何保障准确”的担忧。他还认为,地区之间、医院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标准化一定要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动员和磨合,才能形成共识。这需要持续提高医院的基础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对医疗质量管理提升的助力。“我觉得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占伊扬说。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占伊扬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带给医院的挑战确实非常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务部部长李大江表示,今年年初开始,华西医院重点研究的工作就是如何有效应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如何通过数据展现华西医院学科能力、医疗水平。

“考核有很多指标,其中病案首页特别重要。”李大江介绍说,病案首页填写不乏有不规范的,华西医院已将其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国家层面现在对编码、平台、系统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医院一定要加强信息数字化的建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务部部长 李大江

在发言中,李大江还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观点:“我们要去习惯处在监管之下,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曝光在阳光下。我们也需要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数据更可靠,以及在监管下规避非职业化的表现。”

践行精益管理

绩效考核的新课题需要应对,精细化管理也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面对当前经济运营的压力,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吴粤分享了其应对措施——“调结构、提效率、控成本、增效益”。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 吴粤

调结构怎么调?

调整收入结构,就要调整病种结构。吴粤介绍说,对于医院而言,住院的病种结构是容易调整的,因为事前有疾病的粗略诊断。但是门诊病人如何来调整结构,哪些是适合三甲医院的门诊患者呢?就要经过一些分析。

比如,根据病人初诊和复诊的数据,可以看出初诊病人的检查和检验发生率高。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检验也更多一些。这也是跟国家对我们大型公立医院的要求相符的。

“当然,在调整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同时一定要保障医疗技术指数不能下降。”吴粤强调。

探路智慧医疗

如何通过技术助力医疗质量提升和精准控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邹余粮结合其所在医院实践进行分享。他预测,从开始的一个收费系统,到如今演变成了临床路径、移动医疗、专业细分、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精细化管理系统,未来5年将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自动化资源优化和配置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 邹余粮

“医疗物联网将是未来智慧医疗的核心。”邹余粮表示,其实质是收集各种传感信息,然后将其集成起来,形成庞大的网络,实现资源的智能优化、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邹余粮介绍,在互联网管理体系的应用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目前已经使用了移动临床护理信息集成体系、移动门诊输液管理体系、移动急诊留观管理系统、移动中心供应室质量追踪体系、移动中心手术室管理信息体系和移动药物管理体系等,并在不断进行物联网整体应用的探索。

开展新模式MDT

MDT是提升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魏国庆介绍,医院于6年前开始创建MDT中心。

截至2018年8月,全院一共开展了14400多例MDT,其中70% 还是以各优势专科团队自发组织,这对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救治起到了良好效果。

据介绍,依托浙江信息化强省的优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MDT的信息化打造上也先人一步。魏国庆说,医院曾打造了全国首个MDT软件,并将其接入到到医院信息系统,省去了上报审批流程的麻烦。同时,在MDT治疗两周之后,所有参与本次MDT的医生都能通过系统收到病人病情状况的反馈短信,有利于总结提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 魏国庆

今年4月份,医院又新开展了一个新模式——MDT面向全院医务人员开通。无论是谁,都能手机上全程观看MDT过程,随时参与到每一个病例的学习。”魏国庆说。

探索精准医疗

医疗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产业界助力。

本次会议上,阿斯利康全国关键客户及医院准入执行总监李树鹏介绍了两年来以创新助力医疗质量提升的成果。

阿斯利康全国关键客户及医院准入执行总监 李树鹏

2017年起,阿斯利康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中国商业创新中心”战略,携手超过100家的跨界医疗合作伙伴,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从患者全病程管理的需求出发,为中国患者带来了包括呼吸、代谢、肿瘤和消化等疾病治疗领域的诊疗一体化方案。

“创新中心里有智能雾化中心、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心电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社区慢病管理中心等。”李树鹏表示,希望以前端的探索成果让更多患者实现更便捷、更精准的疾病管理。

精彩掠影——

高峰对话

本环节话题为:

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合理控费的关系。(关键词:AMS、DRGs-PPS、单病种付费)

价值医疗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医院信息化如何助力医务医保精细化管理联动?

主持嘉宾: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

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毛志国

参与嘉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务处处长骆华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保办主任王琛;

江苏省肿瘤医院医务处处长王金华;

山东省立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务处处长吴剑宏;

北京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处长张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务部主任吴本权;

山西省肿瘤医院医务科主任白文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