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 益生菌和胃肠道疾病到底啥关系?
夜诊夜诊君
益生菌是一类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主要有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等。
相关研究表明,益生菌在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发现益生菌在胃肠道疾病、肝病等方面的治疗上也能发挥作用。
今天,咱们聊聊益生菌在内科上的应用。
益生菌对人体有什么益处
研究发现,摄入益生菌可以带来多种健康获益,如改善免疫功能、治疗腹泻、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压、提高乳糖不耐受患者的乳糖耐受性、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治疗变态反应、改善大脑功能等。
尽管益生菌对宿主存在多种益处,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存在以下几种作用机制:
抗生物活性;
降低肠道内的PH值;
分泌有抗微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
阻止致病菌的侵入:阻止致病菌对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
调节免疫功能:诱导保护性细胞因子,并抑制炎性因子。对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有影响。
增强屏障功能:保持屏障的完整性,对树突细胞存在影响。
调节肠道神经系统:调节疼痛感觉,某些乳杆菌可诱导激活肠道上皮细胞阿片受体和大麻受体,介导肠道疼痛功能产生类阿片样作用。
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临床症状表现可轻可重。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益生菌有乳杆菌GG株、干酪乳杆菌DN114 G01、保加利亚乳杆菌、布拉酵母菌散、嗜热链球菌复方制剂。国内相关报道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防治本病,相关研究证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由于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梭状芽胞杆菌增殖,其毒素导致发病。大部分患者应用甲硝唑和/或万古霉素可以得到控制,但反复发作者或重度患者需要联合包括益生菌在内的其他治疗。预防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益生菌有布拉酵母散乳杆菌GG株,粪菌移植。应用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合并艰难梭菌感染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溃疡性结肠炎
是消化科常见病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上也缺乏特异性,导致病程迁延反复,并发症很多。
能够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益生菌制剂有益生菌合剂(VSL#34株乳酸杆菌,3株双歧杆菌,1株链球菌,每袋含9×1011个冻干菌),尼氏大肠杆菌。研究证实,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较单纯应用美沙拉嗪效果好。还有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尼氏大肠杆菌,同美沙拉嗪标准剂量同样有效。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的,以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以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推荐使用的益生菌有益生菌合剂等。也可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预防使用,可降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
放射性肠炎
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小肠、结肠、直肠。
早期肠黏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之后出现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黏膜糜烂。
晚期肠壁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肠粘连等。
现缺乏有效疗法,推荐使用嗜乳酸杆菌、益生菌合剂等。
便秘
临床常应用泻剂(如刺激性泻剂、肠溶性泻剂等)传统方法治疗便秘。特别是刺激性泻剂,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且疗效并不理想。
而益生菌制剂和粪菌移植在伴有菌群失调的顽固性便秘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国内常用益生菌汇总
原标题:知否,知否,益生菌和胃肠道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