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病患现状及控制情况研究

健康界张博

高血压在我国较为普遍,其患病率逐年增长,但尚未得到充分控制。此外,高血压不同亚群间流行病学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证据尚不充分。基于此,研究人员对中国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疾病意识、治疗效果及控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评估各亚群间的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Lancet》杂志。

研究数据来自“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 Patient-centered Evaluative Assessment of Cardiac Events, China PEACE),后者是一基于人群的筛查项目,起止时间为2014年9月15日至2017年6月20日,纳入中国内地31个省份社区居住的成年人(35-75岁),共计约1700万。高血压患病定义如下:收缩压大于140 mm Hg或舒张压大于90 mm Hg,或自述近2周内存在抗高血压药物的服用经历。

高血压患者的患病意识、治疗效果及控制情况分别定义如下,即自述患有高血压、目前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有效控制高血压(血压低于140/90 mm Hg)。研究人员根据11个人口统计学及临床因素的不同组合进行分层,包括年龄(35-44岁、45–54岁、55–64岁、65–75 岁)、性别(男、女)、地域(中国西部、中部、东部)、居住地(城市、农村)、民族(汉族、非汉族)、职业(农民、非农民)、家庭年收入(低于1万、1万-5万、5万以上)、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既往心血管事件(有、无)、目前吸烟(是、否)、糖尿病(是、否)、及其与个人和初级卫生保健站点特征的关联,利用混合模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264475个人口亚群,以此评估各亚群间患病意识、治疗方式及控制情况的差异。

结果显示,研究纳入受试者共1738886人,平均年龄55.6岁,59.5%为女性。研究发现,受试者中44.7%患有高血压,其中44.7%已知患病,30.1%正在服用规定抗高血压药物,7.2%患者血压已达到有效控制。年龄标准化及性别标准化的高血压患病率、意识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37.2% 、36.0% 、22.9%及 5.7%。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是钙通道阻滞剂,占55.2%。在服药治疗但血压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群中,81.5%的患者仅服用一种药物。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亚群间高血压的患病意识及接受治疗情况差异很大,影响意识率及治疗率偏低的因素包括男性、年龄较小、低收入、既往无心血管事件、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及饮酒(上述所有指标p<0.01)。此外,所有亚组的控制率普遍偏低(低于30.0%)。

分析人员指出,对于35-75岁的中国人群,近半数患有高血压,但接受治疗的不到三分之一,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人口甚至不足1/12。研究人员强调,由于中国高血压患者各亚组间控制率普遍偏低,未来应加大预防力度、提高筛查的有效性、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等,确保广泛的全球战略。

参考文献: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data from 1.7 million adults in a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study(china PEACE Million Persons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