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挂证”行为 “影子药师”或将消失
中国商网李孟
去药店买药,指导你购药的是店员是否具有专业资质?购买处方药时是否经过药店执业药师审核处方?许多消费者在前往药店购药时似乎都是一手交钱一手拿药,并没有注意过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指导用药的药店工作人员也可能是对用药略知皮毛的非专业人士。
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六个月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
通知明确,所有药品零售企业对照《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开展自查,对执业药师配备不到位、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主动进行整改。所有注册执业在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亦须一并开展自查,凡是存在“挂证”行为、不能在岗服务的执业药师,应立即改正或于2019年4月30日前主动申请注销《执业药师注册证》。
据悉,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其他需要提供药学服务的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主要面向社会药店和制药企业。所谓执业药师“挂证”,实际上就是药学技术人员在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后,将证书挂靠到药品零售企业等单位,获取一定报酬,而本人并不在此实际工作。
据了解,此次下发通知并非对执业药师“挂证”的首次整治。早在2017年4月,人社部就印发了《关于集中治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行为的通知》,部署打击药品流通等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挂靠问题。2017年11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药品经营企业中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检查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190号)》,持续打击执业药师“挂证”问题,并曝光65位挂证人员,要求所在省执业药师注册机构依照相关规定收缴其注册证,并注销注册、对外公示。
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度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为67.51余万人,合格率为29.19%。2018年报考人数68.75余万人,合格率为14.1%,不到七分之一。东北国际医院药师吴思慧去年刚刚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证,“我觉得挺难考的。一共需要通过四科考试,四科下面还分了十几项小科目。”吴思慧告诉记者。
即便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许多人也并不将药房作为个人职业的第一选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对执业药师证需求量最大的是药店,但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零售药店在工作强度、职业发展、薪酬、社会地位等方面差异明显。
“我有一些学药学的同学也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证,但大部分是因为在药企工作需要或为了自己开药店。”吴思慧说道。根据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公开数据,截至2019年2月底,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475073人。其中,注册于社会药房的执业药师425212人,占注册总数的89.4%,注册于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的执业药师分别为34670、3807、10999人。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执业药师需要为消费者审核处方,进行用药指导。那么,在实际购药过程中,执业药师是否能发挥其作用呢?
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三家药店,发现药店的显眼位置都摆出了药店药师的执业药师资格证。其中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近来对执业药师的检查十分严格,药店也合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药师进行轮值,确保消费者在购药时能够有药师进行指导。
在另外一家相对较小的药店,记者发现该店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店,当记者询问她是否为执业药师时,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有执业药师,因正值午休时间,药师暂时不在。当记者咨询是否需要等执业药师到场才能够购买处方药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药师回店需要一段时间,只要有医院开的处方,无需药师在场也能够购买。但吴思慧表示,药店销售处方药必须有执业药师在职,否则销售处方药是违规的。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药店租执业药师证开业,执业药师只见证不见人成“影子药师”,这在行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影子药师”的存在,带来了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由于药品未经执业药师进行用药审核和指导就进行销售,容易出现患者买错药、用错剂量、滥用抗生素甚至出现过敏反应等用药事故,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对于执业药师而言,即便是“挂证”,也需要与药店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也有人担心,既然能够把证“挂”到零售药店,那么医院的药房是不是也有可能存在“影子药师”?记者了解到,与零售药店不同,医院药剂科药师并不一定具有执业药师资格证。吴思慧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她所在的医院要求药师具有药师证,但对执业药师资格证不做要求。“药师证和执业药师资格证不同。药师证属于职称,会进行评级,但执业药师属于资格证,是入职门槛。医院的药师具有药师证才能有处方调剂和发放的资格,没有药师证就无法从事相关工作。但对于在医院工作的药师而言,执业药师资格证只是对能力的认可,属于锦上添花,并不是必需的。”
原标题:整治“挂证”行为 “影子药师”或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