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HD合并CVD重点研究室郝娟娟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脏病时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是慢性肾衰竭长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3,继发甲状旁腺亢进,酸中毒以及病程前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它可能发生于慢性肾脏病早期,并贯穿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全过程。尽管血液净化的设备日益先进,血液净化技术更趋成熟,临床上尿毒症患者发生骨折的病例也大大增加。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可进行性加重进而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特点:
1.肾性骨病骨组织学改变主要为骨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成骨细胞面积和骨生成率减少。尿毒症患者因肾性骨病而存在全身骨痛、骨压痛及关节痛表现,因而轻微骨折后症状往往不明显,患者常因骨折部位疼痛进行性加重、活动障碍就诊才发现骨折。同时由于正常骨骼的破坏,失去了应有的坚固性,轻微外力或正常活动都可能引起骨折,诱因的不明显更使临床表现不典型,为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2.不安腿综合征症 临床表现:患者小腿有难以形容的不适感,蚁走感,酸痛,胀痛,常在晚间出现,不能安睡,活动或步行后症状可消失。
3.骨折愈合不良 尿毒症患者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不利于骨的形成和骨组织的重建,使骨折愈合时间延长。与患者的心血管钙化,心血管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和长期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
预防护理:
透析患者并发骨折、关键在于预防。患者应尽早加强饮食护理,治疗中尽可能保持钙、磷在正常范围,适当的户外活动,防止和延缓甲状旁腺亢进的发生,减少骨折发生。
加强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为原则,针对低钙患者,高钙、低磷、优质蛋白饮食,是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的有效措施。含钙高的食物有鲜牛奶、奶制品、鱼、蛋、紫菜等。含磷低的食物有冬瓜、鸡蛋白等。限制动物内脏可减少磷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如维生素C、叶酸、锌等。食物焯水加工,可有效降低食物中磷的含量。
随着对尿毒症毒素认识的不断提高和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析的充分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普通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的广泛应用,尿毒症患者的救治及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透析、药物的治疗干预:
1.向患考及家属宣教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式,如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清除磷,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2.药物服用指导:在给与饮食治疗结合透析治疗的同时,应合理应用药物,维持血钙、磷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和延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指导患者服用磷结合剂药物时最好在进餐时服用,药物捏碎充分与食物混合,能更好的的结合食物中的磷,达到理想的服药效果。
健康的生活指导: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平时保持平和豁达的心态。日常生活中改变姿势时动作不应过快过猛,上下楼梯外出时有人陪伴。透析治疗区域及走廊过道应保持环境整洁,防止地面潮湿。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刺激骨的形成,增加骨量,增加骨密度。透析患者应每日户外活动2-3小时,冬季注意保暖,夏季要防止暴晒,居室内要光线充足。嘱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动作要缓慢,避免体位性血压变化引起的眩晕和不稳定等。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对跌倒高分险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采取适当措施预防跌倒发生。
骨折后的护理干预:
1.长期透析患者往往对生命、事业和前途担忧,加上骨折,骨折后的疼痛伴随着焦虑,这时我们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对疼痛的表达,并掌握传达正确同情心的技巧。要对患者做到关心、体贴、指导和鼓励。2.加强恢复期功能锻炼增加治疗信心,骨折病人康复期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护理人员应热忱指导,帮助患者根据病情及预后按骨折分期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以促进骨折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