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启动2019年女性“两癌筛查” 这些流程得了解
健康时报网乔靖芳
近些年,女性“两癌”发病率不断攀升,是目前威胁妇女生命的两大主要杀手,甚至呈现年轻化趋势。然而,“两癌”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三早”对付“两癌”
2018年,北京市卫计委、市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化整合北京市两癌筛查和长效体检的通知》,将北京市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长效节育户籍已婚育龄人群免费健康体检(简称“长效体检”)进行优化整合。
“两癌筛查”方法优化后,筛查周期为每三年一次,本次周期为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筛查对象为35-64岁的户籍女性。
筛查流程很简单
3月8日,在由通州区卫计委、通州区妇联、梨园镇人民政府主办,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承办,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协办的“庆三八:情满副中心、服务百姓送健康”义诊咨询活动中,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韩娜介绍,目前,北京市两癌筛查主要面向户籍适龄女性,符合两癌筛查条件的户籍女性,可带本人二代身份证或能够证明属本区户籍的户口本,到就近的筛查机构进行登记、筛查。
“三年筛查一次,够吗?”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杨国华认为,对于正常人来说,三年一次即可。但如果有家族史以及吸烟、早婚早育、不洁性生活史等高危因素,最好每年检查一次。筛查发现异常的,建议遵医嘱定期检查或进一步诊断。
“两癌筛查”有个通州模式
通州区作为首都城市副中心,也积极开展了“两癌筛查”工作,由通州区卫计委牵头,制定了区级实施方案,成立区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并率先在全市开通了妇女两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的一站式服务,使通州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潞河医院均成为两癌筛查机构,为群众就近筛查提供了便利条件。
北京市通州区卫计委副主任陈长春表示,通州区今年的“两癌筛查”与以往有一些不同。往年通过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辖区的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今年是由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牵头的全区“两癌筛查”,只要户籍和年龄符合,既可到户籍所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到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而且在宣传方面也由社区扩大到全通州区,既可以提升筛查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在竞争中推动筛查的质量。
原标题:北京市启动2019年女性“两癌筛查”,这些流程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