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王鹏:做名好医生,有一样不可或缺

北京青联

王鹏:十一届北京市青联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体检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委会常委,青委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常委,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副监事长。长期从事医院质量安全、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做名好医生,是需要情怀的

北京青联:2008年北京奥运会,您作为奥运医疗志愿者,服务于哪个场馆?8月8日晚上8点开幕式的时候,您在哪里?

王鹏: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担任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摔跤比赛的医疗副经理。在场馆里医疗经理由临床专家担任,主要应对各类医疗问题,我作为医疗副经理更多的是管理协调和安排。因为摔跤比赛开赛时间是8月12日,所以8月8日那天晚上,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观看奥运开幕式了。

北京青联: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医疗服务,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王鹏:那届奥运会,医疗服务工作整体准备得非常扎实。在奥组委和市卫生局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从“好运北京”前开始,我们就不断地培训、演练,所有队员对医疗服务流程、药品、设备使用都烂熟于心。

记得2008年的夏天,雨水非常多。就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两天,场馆外围发生了一场事故,有一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受伤。当时距离受伤现场最近的医疗人员就是我们,因此现场人员拨通了我们的电话。伤情就是命令,我们所有队员立刻带着设备和药品冲出医疗站,奔跑至事故现场,就地开展抢救,经过简单处理后迅速用急救车将伤员转运至了北医三院。整个抢救、转运过程用时不到5分钟,受到了属地领导的高度赞扬。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检验,切实反映出了当时奥运筹备工作的扎实和可靠。

北京青联:回忆起10年前的那个夏天,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因此受益?

王鹏:回想当年,整个奥运筹备和服务期间给 我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个人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作为管理者,特别是医院管理专业,以往我们做管理的过程大多都是凭经验,或边做边想,走一步看一步。但奥运会的组织和开展一切都是有序、有条不紊,每一个项目都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操作手册,实施方案。这些过程中的要求和文案工作让整个项目都有了抓手和相应的时间推进目标,因此整体项目推进较快,过程扎实,结果圆满。

记得那时候,我们每周都要在场馆里做桌面推演,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无聊,不认为桌面推演有什么意义。但后来,在进一步培训和推进项目的时候就明白了,桌面推演能让每个具体执行人员掌握所有推进流程和具体实施方案。而且,还能让各个协同部门能够了解各自的职责和需要协同的工作内容。比如医疗和安保部,医疗和志愿者服务部,医疗和竞赛部等等。这些经验对我回到医院后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有益,帮我切实推进了很多项目工作。

北京青联:网上检索了您的一些材料,发现您走过不少科室和岗位,哪个岗位最锻炼人?如果有机会让您选择,您会去哪个岗位?

王鹏:在医院,我确实是服务了很多个岗位了,每一个岗位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使命,要说锻炼,我觉得团委书记这个岗位对年轻同志来说还是一个非常能够得到锻炼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几乎所有管理者需要历练的职责都能得到锻炼,从规划到落实,从预算到筹资,从立项到实施各个环节和过程都能充分展现一个年轻同志的能力。

北京青联:您觉得怎样算是一名好医生?

王鹏:做一名好医生,一定得是有情怀的人,不能仅仅当做一份职业。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超越任何实质性报酬的。病人因为医生能重享健康甚至生命的喜悦,医生因病人得以彰显生命的价值和收获个人的成长。医生很辛苦,门诊、手术,都需要费神费力,还要常常面临患者和他们家属的不理解。所以,需要有情怀,才能克服那些负能量。

 一个好医生还得不断地学习。我一直说,这是个终生学习的职业。每年,甚至每一天,不断涌现的新的医学知识、治疗手段、新的药物,都需要我们不停地更新知识结构。


所以,做一名好医生不容易。但我相信,你付出和你获得的,一定是成正比的。


北京青联:您现在是体检中心主任,能否从体检大数据的角度,给青年们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议?

王鹏:干了几年的体检工作,越来越感到健康的重要性。但也更新了一个观点,健康不是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就是健康,所以不能满足于体检出来的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就什么都不做了。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规律、合理进餐,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坚持运动,调整好心理状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从自身做起。作为一名运动医学的医生,我更要提醒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非常重要,每次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也要有合理的安排。针对不同个体,其实运动的种类、强度都有不同的要求。我们现在在体检过程中也加入了这类的评估,可以帮助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北京青联:北京冬奥会还有不到4年的时间,您会以某种方式参与筹办和会期的保障工作吗?

王鹏:冬奥已经进入了北京时间。我们北医三院在冬奥会的筹办和保障工作中又将接受很多服务任务。

最近北医三院已经在延庆和崇礼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了,我个人也参与其中。北京冬奥会有3个板块,一个在北京市区,一个在延庆,一个在崇礼。相对危险,且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奥运竞赛项目,主要在延庆和崇礼。然而,这两个地方的医疗条件相对差一些。

3年前,北医三院就托管了延庆区医院。在延庆区政府的帮助下,现在正在进行延庆区医院的改造。围绕冬奥会的筹备,按照奥运非竞赛场馆的级别,进行改造升级。

 崇礼最好的医院就是崇礼区人民医院,但作为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有限。而根据冬奥组委的要求,张家口医院的覆盖又显得远了些,没法及时转运,只能就地改造崇礼区医院。目前,河北省要求北医三院接管崇礼区人民医院,由北医三院负责改造升级。目前有一座1.5万平方米的医疗大楼正在建设中,我们已经接手,完善图纸、制定设备清单、改善就诊环境等等。

2022年,我相信还会积极地投身奥运志愿工作,作为一名奥运医疗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