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周刊】复星医药挺进全球超声市场 澳华内镜完成3亿元D轮融资

健康界量宝

本期关键词:复星医药 南京方生和 澳华内镜 领健 比格威医疗

阅读提示:本期收10条,共计3051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以下为熵周刊本期(9月24日-9月30日)的全部内容:

一线观察

9月28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完成对Butterfly Network,Inc.(下称BNI)D轮优先股对认购,交易总计约1.06亿美元。根据此前复星医药公告,复星实业将认购BNI的10321324股D轮优先股,预计约占BNI D轮优先股发行完成经完全稀释的股份总数(根据D轮优先股发行全部完成认购且已发行期权全部行权为基数预计)的8.33%。

BNI是一家智能手持式超声成像仪研发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美国。该公司致力于超声成像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结合云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使每个人都能使用便携、廉价的超声设备,方便医生对不同部位进行扫描,促进诊断和治疗。复星医药此次投资BNI,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进军超声成像领域,搅局全球超声影像市场,同时协同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促进医疗服务。

据晨哨研究数据,国内超声领域以GPS三巨头(GE、飞利浦、西门子)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据90%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国产迈瑞、开立、汕超、祥生等凭借高性价比等优势,也占领部分中低端市场。随着国内中低端市场竞争日趋饱和,加之全球医用超声市场的快速增长,更多中国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全球高端超声市场。

数说融资

①【南京方生和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9月30日,南京方生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凯泰资本领投,华大共赢以及动平衡资本跟投,这是南京方生和两年内完成的第3轮融资。南京方生和将继续加大研发管线布局的力度,完善研发平台的建设,并加快产品商业化的步伐。

②【澳华内镜完成3亿元D轮融资】9月29日,上海澳华内窥镜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3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济峰资本领投,君联资本、启明创投共同参与跟投。澳华内窥成立于1994年,主要产品为医疗性内窥镜设备,旗下产品覆盖消化内镜、呼吸内镜、鼻咽喉镜、腹腔镜及内镜下诊疗器械。

③【多宁生物完成A轮融资】9月29日,多宁生物完成A轮融资,具体金额尚未披露,投资方为汇桥资本。多宁生物是中国领先的国产化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供应商。目前,公司已研发出适用于多种细胞的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和补料,以及适应细胞治疗的无血清培养基,是多家国内外大型抗体生产客户的无血清培养基供应商。

④【领健科技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9月28日,消费医疗机构赋能平台领健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B+轮融资,投资方为美团点评。领健科技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创新技术赋能医疗产业链,通过连接医院、诊所、医生、患者、设备、数据、保险、供应链、互联网平台和第三方服务,为口腔、医美、全科提供SaaS+交易服务。

⑤【致雨生物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9月28日,北京致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Pre-A轮融资,具体金额尚未披露,投资方为泰煜投资。致雨生物科技定位为精准医疗产业的上游硬件设备开发商,专注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基因检测科研和临床设备,与中下游试剂开发商和临床应用服务商签订广泛战略合作协议。

⑥【六合宁远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9月27日,北京六合宁远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杏泽资本和招银母基金领投,夏尔巴、君联益康和中金启辰跟投。六合宁远是一家药物研发化学合成服务商,致力于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主要负责小分子新药研制的化学合成部分。

⑦【比格威医疗科技完成3000万元C轮融资】9月26日,苏州比格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翔石资本投资的3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翔石资本。本次融资将加速比格威医疗科技眼科人工智能产品在三甲及基层医院的实际临床应用落地,以及推动眼健康筛查产品的商业模式探索。比格威医疗科技在2011年开始专注于眼科影像,是国内最早专注于眼科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之一。

⑧【民祥医药完成6498万C轮融资】9月26日,民祥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此次发行股票722万股,发行价格为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498万元,新鼎资本、冀财嘉德参与认购。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用途为对子公司民祥药业增资(增资款用于生物医药原料药项目建设)和偿还银行借款。民祥医药是一家集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⑨【安捷伦2.5亿美元收购艾森生物】9月25日,安捷伦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艾森生物。艾森生物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高性能、尖端细胞分析仪器,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生物技术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礼来亚洲基金和启明创投均为艾森生物的投资方。

⑩【宜华健康子公司拟5.14亿元收购三家机构】9月25日,宜华健康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达孜赛勒康拟以现金5.14亿元收购朱智彪、潘松琴所持有的义乌市三溪堂国药馆连锁、义乌三溪堂中医保健院、义乌市三溪中医药研究所各65%股权。从8月底宜华健康发布的2018半年报中得知,宜华健康已控股或托管的医院达22家,管理医疗床位数接近10000张、护理床位数超过2000张,国内床位破万的医疗企业又将增加一家。

私享课堂

2018年上半年,虽然整个资本市场面临“资金荒”,但医疗健康行业股权投资表现强劲,医药、生物技术、消费医疗领域融资金额均呈大幅增长态势。与之相反,二级市场的整体表现低迷,很多优质的医药上市公司市值偏低,投资价值凸显。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PIPE投资将迎来“大展拳脚”的好时机。上期我们分享了“处方外流那些事”,本期私享课堂与大家分享私募基金投资那些事,仅供参考。

高特佳投资集团PIPE主管合伙人李秋实:近两年来,医疗健康投资的一级市场涌入大量资本,估值出现泡沫,经常看到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估值甚至没有一级市场行业的第四五名估值高,二级市场的龙头企业头部优势明显,护城河深,投资风险收益比好,是理想的价值投资标的。其中,创新药是第一选择,在医疗器械里面新一代的诊断试剂类关注得也比较多,医疗服务方面则看好一些连锁机构。

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美国的PIPE基金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2008年美国的PIPE达到历史高峰,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项目是159个,是所有行业之最。这证明PIPE在一个历史的时期里是一个重要机会。PIPE在未来三年,尤其是二级市场大跌的情况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这个机会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中伦律师事务权益合伙人程博:与其他融资手段相比,PIPE定增在时间、公司控制、成本与灵活性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PIPE定增给予投资者向新兴公司进行投资并与目标公司的高管产生紧密合作的机会,同时投资价格与在公开市场购买相比非常具有吸引力(一般存在一定的折扣率)。投资者亦可与公司就投资条款进行协商,在投资中附加各种(比如反稀释或包含其他优先权的)条款。

话题互动

#我问你答#今年以来,医药流通行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9月25日,华润医药商业以6.5亿入股英特药业。据悉,华润医药商业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183家子公司,而在在浙江省,却只有一家地市级子公司。此次入股英特药业,能否助力华润医药商业打通南北商业通路?华润医药商业在浙江又将有哪些值得期待的表现?评论区留言见。

(以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媒体报道等公开渠道。本文所刊信息仅供参考,健康界不保证其准确性与完整性。由于信息收集有限,正文整理收录的投融资资讯只涉及部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