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面临麻醉医生荒

北京日报刘欢

当前,北京市乃至全国的麻醉科医生都存在巨大缺口,且麻醉医生短缺所致的医生超负荷工作正在成为一种常态。一项针对北京地区112家医院的麻醉医学科现状调查显示:去年本市在麻醉医生增加了100来人的情况下,年手术量却增加了近10万例。

“医院在提高效率压缩平均住院日,大医院的手术量则迅速增长。可本市麻醉科医生数量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工作量的增长幅度。”此前,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主任韩如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种现象一直十分突出。而麻醉医生人员紧缺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工作强度变大。

目前麻醉科医生每天的工作时间要远远长于规定的8小时。当班的麻醉科医生通常要负责一个手术间,这期间只要有手术,他就要一直忙,而不管前一天忙到多晚,第二天还要正常上班。

当前,北京市乃至全国的麻醉科医生数量增长幅度都远远不够。韩如泉曾亲自参与过一次全市范围的麻醉医学科现状调查,他直言,当时从北京地区112家医院收集到的调查数据非常惊人:2016年度,北京市年手术量为1129268例,麻醉医生数量为1963名;2017年度本市年手术量为1226053例,麻醉医生为2072名。换句话说,在年手术量增加了近10万例的情况下,麻醉医生只增加了109人。“这112家医院包括北京地区各大型三级医院,区医院及部分民营医院,基本可以反映北京市麻醉科医生的现状。”韩如泉说。

麻醉医生短缺,导致医生不断超负荷工作。这对患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安全问题。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其中指出,未来将合理调整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比,使麻醉科医师与手术科室医师比例达到合理范围,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和手术科室医师比例逐步达到1:3。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可以根据诊疗情况合理确定比例,但不低于1:5。专科医院根据需要合理确定比例,使麻醉医师工作负荷更加科学合理。

原标题:手术室面临麻醉医生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