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干部到领头羊 北大国际医院张克明建学科有绝招
健康界郝兰兰
从一名部队医院知名老专家,到社会办医疗机构学科带头人,张克明自我角色的成功转换,寓意着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胆外科在建学科、谋发展这条路上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率先建立国内首家血管库,并开展肝癌量化性切除术,由其主导的多个典型病例登上学术会议……张克明拥有几近完美的个人简历,他同时也在书写肝胆外科的优异成绩:科室收入翻番、患者与手术数量增加、大多数手术的复杂程度超过三级医院平均水平……
带领科室发展离不开科学、开放的人才观,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下称北大国际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张克明持续推动并引进权威专家与优秀人才,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培训,借鉴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助力科室发展,促进医教研共同进步。正如张克明所言, “在肝胆外科你有多大能力,我就给你多大舞台”。
夯基础
2014年,北大国际医院肝胆外科正式开科。采取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建形式,肝胆外科从学科带头人到中层骨干,大多以多点执业的形式到北大国际医院兼职。“开科之初,医生精力有限,患者数量不足,科室发展乏力。”张克明介绍,为了发展学科,肝胆外科迈出了由共建走向自建的步伐。
响应部队医院改革号召,2017年7月份张克明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离职,加入北大国际医院。深知人才对于科室发展的重要性,张克明担任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之后,做第一件事便是搭建科室人才梯队。如今,肝胆外科拥有完备的全职医师团队,两位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三位高年资主治医师、三位住院医师,以及北大人民医院的部分优秀医师在此兼职。
权威专家与优秀人才的就位,为科室发展驶上“快车道”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很快便遇到床位规模困境。肝胆外科最初仅开设了23张床位且分布在不同病区,随着科室发展,住院患者数量很快长期稳定在40-50人,床位明显不足,经常供不应求。面对这一实际困难,张克明表示,医院为肝胆外科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已为肝胆外科提供相对独立、集中的病区,开放更多床位。不仅如此,院方在医疗设备、医生培训、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同样给予帮助,为科室提供了发展的源动力和全方位的支持。
付出总有回报,努力终结硕果。肝胆外科各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2017年肝胆外科总收入较2016年增加161.2%;2017年门诊量较2016年增加10%左右;住院医师工作量增加113.4%;床位使用率增加56.4%;手术复杂程度超过三级医院平均值。数值不仅代表着北大国际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疗综合实力,更意味着科室从共建走向自建的成功转型。
筑高台
科室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张克明深知打造品牌学科的重要性。他为科室确立了五个亚专业发展方向:肝脏外科、胰腺外科、胆道外科、门脉高压外科及移植外科。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复杂的胆管癌根治、微创治疗恶性肿瘤等医疗技术基础上,张克明希望,科室未来能够开展活体肝移植等复杂手术。
张克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外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学习东京大学模式,张克明回国后建立了我国首家血管库。来到北大国际医院之后,张克明希望能够重建血管库。“对于晚期肿瘤患者而言,目前的做法是使用人工血管,但这样容易长血栓,使用自己的血管就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张克明强调,成立血管库需要投入较大成本,北大国际医院肝胆外科目前正在一点一点保存血管,未来会考虑购置专业的医疗设备,为血管库“添砖加瓦”。
作为肝胆外科科主任兼学科带头人,张克明不仅要带动科室医疗技术发展,还需对科室进行科学管理,然而,与这些相比,张克明好像更享受作为一名医生的成就感。在与健康界的交谈中,张克明表情时而深沉,时而欣慰,只有在谈及做过的哪些复杂手术的时候,张克明脸上会露出自信满满的神情。
借助三维重建精确的术前指导,成功开展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通过多脏器联合切除根治胆囊癌;肝癌术后复发且伴有胆道内癌栓,多个方案打响癌症狙击战……类似疑难病例与复杂手术数不胜数,“其他医院不愿意收治的这类患者很多都来了北大国际医院。”张克明云淡风轻说出的一句话,无疑显示出北大国际医院已经成为疑难重病患者的选择之一,更加证实诊治疑难重症已经为北大国际医院肝胆外科在患者群中成功塑造起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品牌。
临床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科室科研工作的进步。据张克明介绍,目前肝胆外科拥有一项国资委科研项目,两项北京市科委课题。今年,科室准备发三篇SCI文章。依托北大国际医院已有教学基地与科研平台,肝胆外科还将建立临床科研实验室,以便科室医生能够更有计划地开展科学研究。
促腾飞
从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张克明为肝胆外科设置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如何实现,多方借力成为关键。
目前,肝胆外科人才梯队建设已经基本成型,随着患者与科室床位数量双双增加,张克明还将继续招聘应届毕业生、中青年医生等人才。与很多专家一样,张克明也面临人才加速流动的窘况,如何留住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的人才队伍非常稳定。”张克明斩钉截铁地告诉健康界,做为医者,不仅仅只看薪酬福利,更为看重的是医术的提升。
为使科室医生的整体业务水平始终保持高度专业、业内领先,肝胆外科在坚持定期查房学习、培训带教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注重给医生提供内外交流的机会。科室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北京三甲医院专家到北大国际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此外,科室还邀请国外专家,为医生团队带来与国际接轨的诊疗技术与诊治规范。
与下级医院建立联系,成为肝胆外科医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北大国际医院与秦皇岛港口医院组建医联体,共享医疗资源。张克明认为,只有接触到足够多的疑难病例,医生才能从实战中提升水平。而通过与基层医院建立联系,其能够为科室推荐最具针对性的疑难重病患者。
将医疗技术升华,肝胆外科计划成立肝胆胰肿瘤分会,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召开国际会议。张克明认为,学会的成立一方面能够提高肝胆外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还能够借助学会平台,与国内外顶级专家探讨国际上最前沿的医疗技术与发展现状。
从一家具有几十年底蕴的部队医院,来到刚刚成立几年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克服最初患者不足与手术量小的难题,张克明发现,科室自我实力打造完成之后,如何通过宣传吸引“患者源”,正在成为肝胆外科的一件大事。张克明表示,通过诊治疑难重症打造口碑效应的同时,肝胆外科还将探索线上宣传与线下义诊等多种形式结合的宣传之路。
夯基础、筑高台,北大国际医院肝胆外科用4年的时间实现华丽蜕变;迎未来、冲高峰,张克明描绘的蓝图与路线已现,尽待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