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青年医生,请留步!打怪升级有妙招
健康界王波
青年医生,刚刚步入医院,每天面对疾患,都要进行技术提升,打怪升级,身边还会有一个絮絮叨叨,时常念紧箍咒的师傅,旁边还站着几个嘴里叫着师兄眼里却是一头猪的队友,在打怪升级的过程中,面对着工作的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不尽如人意,不免会有不少困惑,但能突破困境,涌现出的青年才俊,也不胜枚举。
1
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有一位普外科医师张彬非常“红”。这不仅是因为他医术精良,还因为他有一门“独门绝活”——他可以把人体局部解剖图、手术操作步骤都用手绘图一点点画出来,用来辅助术前谈话,使得患者和家属在术前,就可以通过读图,秒懂整个手术过程,打消术前的恐惧和不解,更易配合手术的进行。
他还把他的这些手绘图,放到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不仅引来网友围观,甚至被很多医学网站、微信、微博转载,也获得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好评,还被很多医学生甚至同行视为医学的另类“教科书”。其中,“最牛”的一个手绘图至少已经被点击十多万次。
2
一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婴被遗弃在合肥市滨湖医院,得知孩子急需补充糖水以提高血糖时,“我有奶,可以喂她吗?奶肯定比糖水有营养。”急诊科正处于哺乳的护士黄淑云主动抱起奄奄一息的孩子给其喂奶。由于病情严重,女婴最终没有挺过难关,去了天堂。她的命运是冰冷的,但希望她走的那一刻能够感受到依然有人爱她,人世间是温暖的。
3
敦化市医院魏医生在手术室参观一台正在进行的复杂手术时,患者需要输血。血浆送来后,因为低温冷藏,温度低,血浆不能直接输入患者身体。他拿过血袋先是用手捂了一会,感觉到手的温度已经不够了,想起以前在网上曾经看到过有人用肚皮捂血浆的,于是就放在肚皮上。
4
在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区,有青年人为患者及家属倾诉心声精心准备的“许愿树”,有温馨的“健康提示牌”,还有充满浓浓生活气息的“摄影墙”。“每次看到许愿树上女儿写的希望妈妈健康快乐的愿望,我立刻充满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副主任医师段鸿飞这样说到。
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尹丹辉连续10小时手术后,在手术室的踏脚凳上睡着了,路过的同事拍下照片,并在朋友圈写道:“后面还有一台,别打扰他,让他小憩一会儿吧……”;还有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经历了脾脏切除、换肝等4次大手术,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他是用生命去为患者治病……这些故事的主角中不乏青年医生的影子。
在医院的生态环境中,靠技术水平说话,初出茅庐的青年小大夫不免会成为被人呼来唤去的小当差。以上这都是面对病患,青年医生的真实故事,青年医生可以作为参考,从病患的角度出发,提升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