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滨执掌百济神州中国区 促成商业运营团队拼图
健康界申佳
5月2日,百济神州宣布任命医药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吴晓滨为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向百济神州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欧雷强(John Oyler)汇报。和九天前吴晓滨离职辉瑞时的消息一样,这则新闻今日同样刷屏医药圈。
实际上,吴晓滨离职时就透露去向已定,未来仍将专注于医药健康领域。彼时,业界有消息称,他将赴任一家以研发为主的创新药初创企业,开启新的职业旅程。时至今日,谜底揭晓,业界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无论是吴晓滨还是此时的百济神州,都可谓“遇到了最好的彼此”。
吴晓滨的选择
吴晓滨被称为医药界的传奇人物,而这一评价与他的一次次职业选择不无关系。
1991年,吴晓滨在康斯坦茨大学以最高分获得生化药理学博士学位,曾有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获得发表,随后美国一所大学给他发去博士后邀请函。他的未来发展道路似乎可以预见——去美国读博士后,然后在美国或者德国做大学教授。
然而,吴晓滨却做出了非同寻常的决定——从零起步,去德国拜耳公司做普通的医药代表。多年来,吴晓滨多次在不同场合充满激情地表达自己对销售工作的热爱。
谈起这一选择,他屡次调侃自己在科学领域是“一个没有天分的人”。“我自认为没有做科学家的天分。当年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是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勤奋和汗水获得的。我希望走一条更有挑战性的路,一条不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
吴晓滨在德国拜耳任医药代表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医药专业背景和灵活的沟通技巧,很快脱颖而出,销售业绩进入前十名。吴晓滨的出色表现引起拜耳高层的注意,很快被调进国际部负责总部与亚太区的沟通。
1996年,吴晓滨回到中国,先后担任拜耳中国的市场经理、生物产品部经理、全国销售经理、副总经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发展程度差别很大,当时的海外留学生主流选择是想方设法留在国外。但是,吴晓滨看到了中国蕴含的巨大机会,决定回国发展。
2001年,吴晓滨成为拜耳中国区负责人,突破中国人在跨国药企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三年之后,吴晓滨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离开服务13年、在华业务蒸蒸日上的拜耳,加盟美国惠氏担任中国和香港地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
后来被问及为何作出这一选择时,吴晓滨说,通过几年的努力,拜耳在华业务已经走上正规,各种规章程序有条不紊,整个公司完全可以依靠成熟的体制运作,“我本人希望能有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他看来,惠氏处方药业务当时在中国市场的排名与全球十大药厂相去甚远,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我意识到,自己又遇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吴晓滨的选择逻辑清晰,不走既定的计划路线,不断离开舒适区,去寻觅符合自己优势的成长空间,为自己捕捉一个又一个走向新高峰的机会。
之后的故事广为人知。吴晓滨进入惠氏后,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很快改变了惠氏中国的局面,也赢得了惠氏员工的尊敬。
2009年11月,在辉瑞完成对惠氏的收购后,原辉瑞中国区前任总经理宣布退休,吴晓滨接任,由此开始负责辉瑞在华所有产品业务。在医药并购中,这也是不多见的被收购方总经理被直接任命为新公司总经理的状况,可见业界对吴晓滨的认可。
不过,服务辉瑞15年之后(含惠氏时期),吴晓滨选择离开,而后加盟百济神州。这是他的又一次重大选择。
为什么是百济神州?
吴晓滨为什么会选择百济神州?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在2018年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年会上演讲时,介绍了一家美国公司基因泰克,并期待未来出现更多原创的伟大医疗健康企业。
而当下被公认为最具备“基因泰克”气象的医药企业就是百济神州。2010年,科学家王晓东和企业家欧雷强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朋友聚会上偶遇,相谈甚欢,决定一起打造中国的“基因泰克”。
“百济神州要给中国人做最好的抗癌药,同时也要作为中国人给全世界做最好的抗癌药……”这是王晓东创立百济神州的初心。彼时,刚刚卸下保诺科技(BioDuro)CEO一职的欧雷强,也在寻找中国生物医药新的商业机会。二人遂携手创立百济神州,并构划了“百创新药,济世惠民”的企业愿景。
创业以来,在未有成熟产品上市之前,百济神州选择通过转让在研产品的开发权益来获得发展资金。尤为百济神州2017年7月和新基达成的合作至关重要。
百济神州以近14亿美元的交易总额(包括2.63亿美元首付款,1.5亿美元股权投资以及9.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将PD-1抗体BGB-A317亚洲地区以外(除日本)的实体瘤开发权益转让给对方,创下了国内药企单品种权益转让新纪录。
虽然此前没有成熟产品上市,但在与新基的合作中,百济神州获得了Abraxane(注射用白蛋白紫杉醇)、Revlimid (来那度胺)和Vidaza(注射用阿扎胞苷)这3款药物在中国的独家销售权益,并且全面接管新基在中国的200人商业运营团队,负责新基公司在中国获批产品的商业化。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接管新基的3款成熟产品和中国商业团队,可以提前锻炼百济神州的销售和市场拓展能力,百济神州开始自己商业运营团队的布局。
彼时,新基的商业团队由严军带领。曾任礼来跨生化产品事业部副总裁的严军,于2015年8月加入新基任中国区总经理,被并入百济神州后,商业运营团队继续由严军领导。近一年来,陆续有辉瑞、杨森等跨国公司的人员加入。
同是2017年,百济神州苏州工业园的工厂启用。就此,百济神州开始了从研发向临床试验以及生产、商业销售的战略性迈进。
2018年4月12日,百济神州中国商业运营总经理严军向员工宣布,卸任百济神州中国职位,转向百济神州美国及亚洲地区战略项目。
严军卸任后,百济神州中国商业运营一分为二,由两位副总裁分别负责销售、市场和医学,两位人选均来自西安杨森。
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职位今日正式公布由吴晓滨担任。与吴晓滨同日入职的还有百济神州中国人力部门负责人,由原强生中国区招聘总监王子剑担任。而王子剑同时也有杨森工作背景,他将带领HR团队协助百济神州商业运营团队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战略和计划。
至此,百济神州的商业运营团队拼图已成。
百济神州CFO梁恒表示,生物制药领域的竞争相当残酷,每时每刻都在和时间赛跑,药企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时间,患者等不起,很多时候资本也等不起。面对外部的挑战和竞争,百济神州很坦然,因为无论是产品、还是人才,百济神州都已经准备好了。
当跨国药企以前的政策优势不复存在,而本土创新日渐崛起,如饶毅所言,未来中国的“基因泰克”正在壮大的过程中。如吴晓滨一般的跨国药企人才进入本土企业,将是大势所趋。曾经一次又一次做出正确重大选择的吴晓滨,此刻的决定必定自有缘由。
当2018年的吴晓滨遇到百济神州,无疑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