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领导院长负责 医院里到底谁更大 | 博鳌·健康界峰会
健康界杨瑞静
公立医院改革仍在路上。一个月前,在新组建的国家卫健委正式挂牌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
“公立医院党委是组建公立医院发展的核心和重要保障。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和建设,是党中央对新组建的国家卫健委和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硬要求’。”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徐元玲研判,2018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必然将强劲推进。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 徐元玲
4月26日,在2018博鳌·健康界峰会“热点专场”,多位医院领军人物相聚一堂,就“医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及发挥机制”话题为医院管理者们答疑解惑。作为医院的党委书记,他们一贯要求精简高效,讲话一箭中的,干货满满。
院长负责制 院长负什么责
正如徐元玲所提到的,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和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硬要求”。这个“硬要求”向外传递出两大重大信息:一是公立医院的党委已经从过去的“政治核心”转变为“领导核心”,二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1982年,原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规定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是扩大医院自主权、改变医疗机构内党政不分现象的重要尝试。
于是,各级各类医院陆续实行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强化了以院长为首的行政管理和指挥系统。在院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院长到底该负什么责?为谁负责?如何负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 刘利民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民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直实行院长负责制。
院长负责制是指院长对于医院行政事务的领导责任与制度。对于院长负责制来说,它只是对医院的行政运营管理事务负有责任。
然而,新医改以来为何没有重提传统的院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 党委领导什么
有业内人士表示,实践证明,院长负责制混淆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公立医院公益性要求院长不应是董事长或理事长,而应是总经理的角色。
新形势下,传统“院长负责制”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医院党的建设,被提到高度议事日程。
面对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意见》提出,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总的来讲,党委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支持院长把院长职权行使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指出,新形势对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求更严。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耿庆山
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深表同意,并补充道,“把方向是在抓过程,保落实是做好过程管理。党的领导要体现在领导要参与一切过程管理。”
那么,医院里,到底政说了算还是党说了算?院长说了算还是书记说了算?
党委领导院长负责 到底谁最大
小时候,很多人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在家里,是妈妈厉害还是爸爸厉害?每个家庭的答案各有不同。同样,在医院里,院长说了算还是书记说了算,没有固定答案。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顾国煜的看法是,只要两个“一把手”明确分工,有商有量,医院就能稳步发展。
顾国煜的观点得到了另一位书记的认可。“就像弹钢琴,党政这两只手一定要协调。”按照刘利民的说法,“党政协同”才能弹出美妙的钢琴曲。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看来,要显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不让党委和院长的作用领域发生冲突,最重要的是,有明确的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
公立医院公益性只能加强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事关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医院有没有一个良好的领导体制密切相关。徐元玲提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和建设,必然会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巩固和加强,不会“改弦易张”。
近年来,为了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国家一直在加大气力。其中,降低医院药占比,降低药价成为医改的“重中之重”。以齐鲁制药为代表的中国医药企业,正加大投资力度,研发价格更低廉的有效药品,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选择的同时,为国家节约医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