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开出省级发票 国内现首家跨省县医疗集团
浙江新闻客户端李文芳
3月23日,长兴县人民医院增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集团”(下简称“浙医二院医疗集团”)的牌匾,同时,对外统一使用“一张发票”,实现总院和院区财务贯通,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正式纳入医疗集团统一管理。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表示,过去的长兴县人民医院,是我们帮扶的,而今天的长兴县人民医院,变成了浙医二院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浙医二院在全国探索出著名三甲医院如何真正意义上帮扶一家县级医院,从帮扶到办院,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帮”,而是“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真正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浙医二院。
去年8月,浙二长兴院区成立现场
当天凌晨,因肠功能紊乱来到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急诊就诊的宋先生发现,缴费后医院开具的发票上盖的章变了,从“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门诊收费章”变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集团长兴医院财务专用章”。
宋先生或许并不知道,这张小小的发票,是这家县级医院开具的首张省级财务发票。印章的变化,意味着县级医院与省级三甲医院在我省甚至全国首次实现人财物的统一,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的“瓶颈”被打破,形成持续长效推动县级医院发展的新路径。
长兴县是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之一。浙医二院长兴医联体探索始于2015年11月,在“双下沉、两提升”背景下,长兴县人民医院“牵手”浙医二院并挂牌成立“浙医二院长兴分院”。2017年8月,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共同建设浙医二院长兴医联体的框架协议》,“浙医二院长兴分院”转为“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共同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今年1月2日,浙江省卫计委批准成立“浙医二院医疗集团”,由三个院区组成,分别是位于杭州的解放路院区、滨江院区和长兴院区,成为全省首个集团化、跨城市、跨省县行政区域的医联体。此次启用“一张发票”,一方面表现在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财务的贯通,更表现在高层次人才的互通以及高端医疗设备的统一投入,为县级医院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医联体建设中一次巨大跨越。
在医务人员对外招聘上,长兴院区已统一按浙医二院的流程,实行一体化管理。“原来我们想招一些优秀的本科生都很困难,如今纳入浙医二院医疗集团后,硕士生报名的都大有人在,还成功吸引了外地三甲医院专家的眼球。”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执行院长徐翔说,如今越来越多的省三甲医院专家也慕名而来。
长兴县人民医院(浙二长兴院区)现场
李世强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拥有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等多个学术头衔。作为一名心血管介入专家,李世强对浙医二院冠脉介入团队仰慕已久,当浙医二院医疗集团抛出橄榄枝时,他毅然选择加入其中,最后确认留在长兴院区。团队领头雁的加盟,推动长兴当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显著提高。
对外统一招聘,对内则双向流动。目前,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每周都有不少于40名的浙医二院专家“下沉”坐诊、手术、查房。自今年3月份起,浙医二院原常务副院长赵小英蹲点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指导等级医院评审,而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30名职能科室负责人分批前往浙医二院总院参加管理轮训。
在设备统一投入上,由于财务的打通,打破了县级医院采购设备配额限制的瓶颈,目前,浙医二院计划对长兴院区投资不少于2亿元用于购买医疗设备。不久后,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高端磁共振、高端CT等大型医疗尖端设备将陆续到位,真正实现人才,技术,设备三下沉。比如,在李世强来到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后,DSA等设备随之落地。
记者了解到,虽然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实现财务的打通,但在医保报销上,百姓就医依旧按照县级医院报销比例进行,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花更少钱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集团化的正式运作,也意味着省级医院与县级医院之间资源、医疗数据、人员培训、医疗资质、后勤支持、物资采购等方面将逐渐融合,县域医改之路正阔步向前。
原标题:县医院开出浙二发票 国内首家跨省县一体化医疗集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