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美国用医保买药不仅不省钱,反而更贵!
健康点healthpoint李伟
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美国医疗保健领域的并购大年。
12月初,医药连锁巨头CVS Health (NYSE:CVS)宣布,以675亿美元的对价收购医疗保险公司安泰保险(Aetna,NYSE:AET),如果将债务计算在内,这笔交易金额达770亿美元。
这不仅是全美一年多来最大一次公司并购,也是近十年来全球最大的医药行业并购案之一。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最大医疗保险集团联合健康(UnitedHealth Group, NYSE: UNH)宣布,将以49亿美元收购DaVita旗下基础及紧急医疗护理服务业务。
DaVita总部位于丹佛,在美国六个州运营着医疗团队,通过大约300个诊所每年为大约17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
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合伙人Tom Robinson在评论CVS Health并购安泰保险时表示:“这是持续进行的医疗保健一体化的迹象之一。”显然,全球来看,医疗保健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医疗保健领域的并购真的如合作各方宣称的那样能有效降成本实现控费吗?这一大趋势对普通患者究竟意味着什么?
支持方:“一站式医疗”会节省开支
专家们表示,这些并购表明医疗保健领域的大公司在传统市场的占有率已经饱和,正寻求新方法以提升估值。奥兰多健康中心(Orlando Health)负责价值医疗的副总裁Jerry Senne说:“CVS在传统零售药房领域的增长机会非常有限,通过并购进入医疗保险领域,这给了CVS管理团队和股东们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机会。”
Jerry Senne认为CVS并购安泰保险对消费者有三方面的吸引力。
第一是拉低价格。他表示:“应该相信,并进一家大型医疗保险公司和带有医药福利管理公司的医疗理赔机构,肯定会节省医疗开支,最终返还惠及消费者。”
第二是促进健保消费。这一并购将为消费者提供了在全美国7700家CVS网点触及并购买医疗保健服务的机会。
Jerry Senne说:“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即努力根除医疗保健系统业已存在的复杂性和碎片化。两者强强联合,给消费者带来了简便化的机会。”
美国医疗保险计划(AHIP)负责公关外联的高级副主席Kristine Grow在声明中表示:“医疗保险公司致力于改进和保护服务对象的健康以及财务安全。基于此,保险公司不断努力促进医疗保健服务更便捷、更可及,让医疗保健体验满意度更高。”
反对方:将形成“寡头”自行定价的垄断局面
然而,也有不少人认为,医疗保健领域的大并购对消费者来说喜忧参半。
此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尽管各家公司以“一站式医疗”为卖点向雇主和消费者进行推介,合资成立的医疗保健实体或将消费者置于不利境地,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受到限制,而且可能导致医疗开支增加。
按照这样的体系设计,人们或许不能去看专属医疗集团之外的医生。此外,病人们或许会担忧,医生出于为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节约开支的考虑不会安排昂贵的检查。内设的药品福利管理机构会引导消费者购买特定药物,即使这种药物价格更高或者疗效不及竞争对手的药物,只是因为制药厂提供了不菲的回扣。
就在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同非盈利独立新闻调查机构ProPublica联手协作推出了一篇名为“购买处方药物,医保支付比不用医保或许花费更高”的报道。报道称,“美国消费者认为拥有医保被可节省处方药开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该报道讲述了三个美国人的亲身经历。72岁的Patrik Swanljung在当地Walgreens药店购买降血脂仿制药Crestor(瑞舒伐他汀),如果用参保的UnitedHealth医保支付的话,三个月用药需自掏腰包83.94美元。Patrik Swanljung感觉太贵,上网发现通过初创公司Blink Health购买,仅需花费45.89美元,价格近乎“腰斩”。
现年55岁的Susan Thomson拥有前雇主提供的高免赔额医保,由CVS Health所属的药物福利管理机构CVS Caremark提供服务。十余年来她一直使用处方乳液磺胺醋酰钠治疗酒渣鼻。去年,Susan Thomson在CVS药房配药时,每次花费75.07美元。今年,她通过CVS Caremark网站查询得知,药价上涨至99.03美元。进一步查询后,SusanThomson发现,不使用医保,GoodRx公司在同一药店给出的该处方乳液的价格为75.57美元。在其它药房,该处方乳液的价格甚至更低。
72岁的Mary Furman服用仿制药塞来昔布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房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使用SilverScript提供的Medicare药物计划,该处方药90天剂量的自负费用为96.89美元。SilverScript由CVS Health经营管理。而药房工作人员告诉Mary Furman如果用现金购买,只需花费72.25美元,任何消费者都是这一价格。
ProPublica和《纽约时报》的记者们,也对药物比价平台GoodRx认定的100种最常用处方药不用医保购买更便宜进行了检查审视。ProPublica的员工的处方药理赔由UnitedHealth的大型药品福利管理机构OptumRX打理,而《纽约时报》记者们的药品保障由Express Scripts负责。两家媒体的记者们都发现,至少40种药物通过GoodRx购买更便宜。
在当今时代,公众怒火被高企的药价“一点就着”,许多人对不用医保比用医保买药还便宜深感震惊。批评人士称,在看似简单的购药行为背后,药企、药房、保险公司以及药物福利管理机构都要从获利中分一杯羹。
Rx Savings Solutions是一家雇主付费,帮助降低员工药物开支的公司,总裁Michael Rea表示,代表保险公司的药品福利管理机构通常通过谈判为消费者争取更优惠的药物价格,特别是一些品牌药,但一些仿制药就并非如此了。保险公司的客户拥有的企业客户都有大量员工,而企业客户关注的是总体开支。因此,当保险公司在进行仿制药价格谈判时,会以成批的方式展开,对不同药物一组组达成协议,而并非获取每一种药物的最低价格。
经过复杂且不公开的谈判过程,对药物单品不同的保险公司支付不同的价格。更令消费者困惑的是,一些保险公司对每一处方设置固定的消费者共担额,比如说15美元或20美元,实际上有时候保险公司对药房的补偿额要便宜很多。
尽管缺少消费者以怎样的频次自掏腰包买药更划算的全国数据,一名行业专家估计这种情况占到全部药品交易的10%。如果估测准确的话,这相当于全美国每年有4亿单处方用医保支付的反而更贵。
消费者对令人困惑的药价差异感到愤怒,而一些公司从中看到了商机。为消费者提供更优惠药价的,不仅有Blink Health、GoodRx等初创公司,还包括市场上的“老面孔”,如药品福利管理机构Express Scripts最近设立了一家针对支付现金的消费者的分支机构。而科技巨头亚马逊公司也正虎视眈眈,有意加入这场混战。
医疗保健领域“跨界联合”已成为一种趋势,该来的终归会来。“不看广告看疗效”这一趋势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大,还需时间的检验。
原标题:《纽约时报》:美国用医保买药不仅不省钱,反而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