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质量杂志李明学

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团体,他们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活动程序,运用品管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它与传统管理工具不同,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发动每一位基层员工共同参与,将管理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2]。近年来,品管圈在选题类型上日趋多样化,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日益增多。但作为课题达成型品管活动步骤中的重要环节-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在整体表述及具体方法应用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从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的方案,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价值工程概述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实用分析技术。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对其做了如下定义:“VE是一种系统化的应用技术,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分析,建立功能的货币价值模型,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目前,就世界范围来看,价值工程应用正处于良性发展势头[3]

价值工程常用于多方案优选和单方案优化。它将产品的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整体来考虑,要求将功能定量化,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比较的量化值,再经过系列计算后求得价值系数[4]。当将价值工程原理应用于多方案优选时,其目的在于论证拟采用的设计方案是否先进可行,是否满足功能需要,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安全可靠,通过功能与成本间关系的不断校正提高价值系数,价值系数较大者所对应方案为最佳。当价值工程原理应用于单方案优化时,在满足功能和需要的同时,主要分析成本与各功能是否匹配合理,价值系数趋于1为匹配合理,否则为匹配不佳,同时,将价值系数小于1的作为重点对象加以改进。

价值工程最早由日本传入我国。从最初被引用到现在,价值工程在我国不断发展传播,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5]。2004年,向为民为多选择的项目择优评标提供了案例应用[6]。2009年,宋丹等介绍了开展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选的过程[7]。2011年,方翠兰阐述了价值工程应用于建设项目可以产生巨大效益[8]。2014年,尤敏运用价值分析法探讨了孙周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学时设置是否合理以及如何提高教学培养计划完成水平[9]。2015年,赵骞通过在医院门诊开展人文技能培训过程中应用价值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医院功能作用的发挥[10]

2. “提出多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环节问题分析

目前,医疗行业品管圈类型多以问题解决型为主,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案例不多。以2016年第四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为例,课题达成型汇报成果仅20余例。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该院自2013年正式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每年最终形成成果发表的约35圈,其中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每年平均仅两圈。按照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考量标准,存在问题较多,如选题不对、活动程序有误、目标设定未量化、问题分析不彻底等,且在“提出多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环节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有:(1)各选择方案对比性差,为了比较而比较;(2)提出两个方案,但明显可用的方案只有一个,另一个方案本身就不属于创新方案或仅仅是“陪衬”;(3)未进行必要的实验比对,缺少应有的数据支撑;(4)方案选择没有数据,多为主观判断,定性评价过多,缺少适当的定量评价,且评价过程缺乏明确的方法指引[11]

3. 案例分析

3.1 资料来源

该院供应中心围绕如何减少配送耗材成本、安全配送药物问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主题为“临床科室药品配送工具的优化”。依照QC-ST0RY判定表,小组成员经过打分认为该次选题类型为课题达成型。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从多个角度提出可供选择的意见、观点,运用亲和图进行归类汇总,得出三种方案:方案一,采用医院采购一次性塑料的配送方式;方案二,采用配送工人回收急诊输液室患者用过的一次性药袋+医院采购一次性塑料袋的配送方式;方案三,采用可重复性的承载工具的配送方式。主要收集有关药品配送工具方面的数据信息及具体使用人员意见,包括价格、性能、使用便捷性及日常管理等。

3.2 功能评价

3.2.1 确定各方案功能重要性系数

各方案功能重要性并不相同,确定各方案功能重要性系数方法很多,小组成员主要通过各方案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二二比较,客观评定各方案的功能重要性系数。

比较方式及标准:采用二二比较方式,即由纵向方案与横向方案分别进行对比,相同方案不做比较。方案二二比较时,有三种结果,分别用数字0、1、2表示,其中,0代表相对不重要,1代表同等重要,2代表相对更重要。例如:纵向方案一与横向方案二进行比较,当组员认为方案一的重要性大于方案二得2分,当组员认为方案一的重要性等于方案二得1分,当组员认为方案一的重要性不如方案二得0分。

各方案的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结果见表1。

注:功能系数=该方案评定总分/各方案评定总分之和。

3.2.2 确定各方案成本系数  各方案成本系数=∑各方案成本/∑各方案报价总和,计算结果见表2。

3.2.3 确定各方案价值系数  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3.2.4 方案选择  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基于价值系数的最终计算结果,选择价值系数>1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即方案三。

3.3 方案实施效果

在品管圈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已选定最优方案进行分解、制定措施并实施。经统计,全年配送费用仅6.4万元,达到了活动初期设立的“配送成本低于10万元”的活动目标,且该配送方式更为节约环保,使用更方便。

4. 讨论

目前,涉及方案优选时,主要采用的方法多为主观法和客观法。就主观法而言,诸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主要是依据决策者对备选方案的主观重视程度进行评判。优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决策者的意向,应用简便;但存在主观表现明显、准确性和可靠性差的缺点。就客观法而言,诸如熵值法等,多是单纯利用指标的客观信息来确定最终方案。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基础;但容易忽视决策者的主观意向。模糊数学法、均匀设计理论等,或是上述方法的组合使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提高了方案优选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也存在计算量大、耗时长、方法难理解、计算结果无法解释等问题,尤其是备选方案较多时。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提出多种方案并确定最优方案,通常属于多决策性问题。但是,考虑到人员素质、专业技能及时间等因素,上述方法并不太适合品管圈项目。借鉴其他行业的成熟经验,本研究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方案优选阶段运用价值工程,理论依据充分,计算简便,思路清晰,优选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小,充分反映了客观实际,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能够较好地规避以往该阶段多种方案选取中存在的缺点及不足。

与此同时,在课题达成型品管方案优选阶段应用价值工程时也应注意以下内容:第一,作为价值工程的核心环节,功能评价系数的确定关乎整个项目的质量,要想真正达到方案优选目的,在夯实数据资料基础、加大信息收集量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应对已提出的备选方案有足够且清晰的专业认知,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准确定位对象的功能和功能的相对重要性;第二,客观、真实、准确的备选方案费用估算必不可少;第三,准确把握最终方案选择标准,即多方案优选时,价值系数>1且较大者所对应的方案考虑为最佳。

参考文献

[1] 钟朝崇.品管圈实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9.

[2] 高俊杨,刘庭芳.我国医院品管圈真因验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医院,2015,19(7):7-9.

[3] 赖 炜.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5.

[4] 谢志秦,郑靖春.基于价值工程与LCC的置业决策综合评价模型[J].山西建筑,2016,42(1):236-238.

[5] 杨 柯.价值工程理论在绿色攻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2.

[6] 向为民. 价值工程(VE)在工程招标评标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4,27(6):148-150.

[7] 宋 丹,李伟清,黄晓兰. 价值工程建筑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22):12-13.

[8] 方翠兰.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J].价值工程,2011,30(21):10-11.

[9] 尤 敏.应用价值工程对课程学时设置的探讨[J].学理论,2011,24(8):208-211.

[10] 赵 骞.价值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5(14):239-240.

[11] 邢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69-72.

作者:李明学,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原标题:价值工程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方案优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