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量私享会 | 中伦律所程博:投资医疗机构法律要点分析

健康界王宏

社会力量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多极为看重医院性质问题。国内医院按经营性质可以分为营利性医院及非营利性医院。其中,公立医院为非营利性医院,而民营医院的经营性质可为营利性或者非营利性。

由于非营利性医院的收入只能用于自身发展,不能分红,社会力量通常做法是对医院性质进行变更,以期获得投资回报。这一过程中,各方遇到的法律问题繁多。在健康界举办的第三期熵量私享会上,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程博聚焦该话题,为参会者详解非营利性医院的改制和公立医院的转制等法律问题。

(以下健康界根据其分享实录整理而成的内容,仅供参考。)

改制实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投资价值

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相比,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组织结构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分红,盈利只能用于自身发展,但在税收政策上有较大优惠。符合资格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经税收机关核准后,部分收入可免征所得税,资格核定期限为5年。而营利性医疗机构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目前,投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方式有四种:

1.直接收购。其中,大多数地方的民政部门不予办理举办人变更,需要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

2.间接收购。通过收购医疗机构出资人股权实现。

3.变更经营性质后收购。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后再实施收购。

4.托管模式。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经营性质无法变更的情况下,医院管理公司通过与医疗机构签订托管协议,获取管理咨询费用收益。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运作的公司必须为营利性机构。所以,投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投资者,会面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改制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公司选择去香港借壳上市,法律层面要求尺度会宽松一些。

改制的路径现行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规定,投资者可采取先行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再以该主体收购原非营利性医院资产,最终实现由有限责任公司原址经营营利性医院的目的。

非营利性医院改制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内部决策变更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转变经营性质;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经营性质变更(可能涉及);资产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对资产进行相应处理;民政部门批准注销民办非企业单位(原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新营利性医疗机构)。

公立医院改制与IOT模式

公立医院改制是指投资人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的性质从国有性质变更为民营占主导的性质,并向性质变更后的医疗机构投资资金以取得公立医疗机构权益。

与公立医院改制相关的一个概念是IOT模式,即托管模式。具体来讲,是指在不改变公立医疗机构组织形式、经营性质、人事关系的前提下,投资人通过向公立医疗机构投资基金,取得公立医疗机构一定期限经营管理权并从公立医疗机构提取管理费。

凤凰医疗是IOT模式的一个代表。通过收取管理费和整合供应链获得的利润,凤凰医疗创造出了不菲的规模效益,并于2013年成功上市。IOT模式是将非营利性医院纳入上市集团的一种办法,但IOT模式也有一定的风险。下图是IOT模式和公立医院改制的比较:

(公立医院改制与IOT模式的区别)

从法律角度看,公立医院改制面临的最大问题为土地问题。根据我国现有政策,公立医院用地均由国家免费划拨。公立医院改制时,通常由社会资本负责将该公立医院原有划拨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变更为出让性质,换发变更性质后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医疗服务机构短期内赴港上市是主流

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随着各种新政策的出台,比如两票制、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等,对医疗行业的发行人影响不小。从IPO的角度来看,医疗服务机构短期内赴香港上市会是主流。

目前医疗改革仍在进行中,政策方面尚不明确。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为非营利性质,不能分红,无法让广大上市公司的股东实现快速投资回报。从广义上说,非营利性机构为社会公益资产,如果是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还涉及划拨土地、人员身份置换等类似国企医院改制的问题。

总的来说,分红受限、资产受限及外资引入受限成为国内医院集团,尤其是国内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在国内或海外上市的主要政策性障碍。

尽职调查法律要点

对于投资者来说,法律尽职调查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法律尽职调查主要涉及基本信息及历史沿革、业务资质、人员资质、主要资产、重大合同、债权债务、内部治理、劳动关系、财务税务和医患纠纷、诉讼仲裁的核查十大类。

以下简要介绍几点:

第一,基本信息及历史沿革的核查。从资本方上市退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主要为医疗机构设置批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核查。各地医疗行业政策细则不同,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第二,业务资质核查。其中,医疗机构评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资格,医疗机构制剂许可,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许可,以及放射诊疗许可及辐射安全许可等,都是需要关注的点。

第三,人员资质的核查。包括医疗从业人员资质核查和医师管理。医师取得职业资格证后,需要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完成后还要定期接受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的考核。

第四,主要资产的核查。医疗机构属于持有重资产的经营实体,因此资产核查属于重点领域。土地房产的权属问题,医疗设备权属是否清晰,权利是否受限,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