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支持公立医院医生通过多点执业 获取合规报酬

大医道

7月28日,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8月2日下午,郑州市卫计委召开媒体通气会,就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工作进行了解读和通报。

《方案》中很多亮点值得大家关注。

探索薪酬制度改革

《方案》提到,绩效工资分配应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和医、护、技、药、管等不同岗位的技术含量、风险、贡献等,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

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绩效工资水平,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待遇。实行因岗定薪、同岗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兼顾效率和公平,调动人员积极性。

《方案》指出,公立医院可以探索实行目标年薪制和协议薪酬。探索对关键岗位、高层次卫生人才和多点执业医师等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分配方式。

《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公立医院医生通过多点执业获得合规报酬。

促成这一探索,需要有配套的激励机制。《方案》指出,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公立医院公立医院业务收支结余扣除限定用途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后,年末结余为正数的,将不低于10%作为职工奖励基金,并根据医院发展适时调整比例。公立医院可将每年纳入职工奖励基金额度的7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量考核发放,不占用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额度。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方案》提出,将逐步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体系,对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医保患者实际补偿比、医疗手术结构和辅助性、营养性等药品实施重点监测,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和排序情况。

探索建立药品用量及费用前十名的药品和医师公示预警制度,加强异常用药监测管理。分层分类实施区域和医疗机构控费目标管理并落实考核奖惩措施,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2017年,全市区域内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总体控制在8.4%以下。

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方案》提出,2020年起,所有城市公立医院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应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推动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扩大全科、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培训规模。推动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加强公立医院骨干医生培养和院长职业培训。

设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十三五”期间,计划培养医疗卫生人才3600名。

医师多点执业,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

《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

执业医师的注册地点为主要执业机构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划,执业助理医师的注册地点为主要执业机构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

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应当向批准拟执业机构的卫计委行政部门分别申请备案后执行,执业机构数量不受限制。多点执业的医师应与执业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妥善安排工作时间,合理承担并保证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方案》还提到,医疗机构不得为医师多点执业设置不合理限制条件。

实施步骤分四步走

1、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7月底前):制定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重点推进阶段(2017年8月):取消药品加成,做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配套支付等工作。

3、全面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2月):统筹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

4、完善提升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总结评估,持续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