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护士PK:职业倦怠是通病 薪资收入有差距
健康界王琦琛(整理)
要说辛苦程度,中国护士和外国同行相当,或许更甚。与此同时,中国护士在执业权限和薪资收入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同行存在差距。
不过,我国护士处方权局限似有“破冰”迹象;护士收入也看涨,部分岗位年薪接近24万。
护士处方权待破冰
有声音认为,护士权利不如医生,护士是给医生“打下手的”。此前就有爆料称,某大医院要求护士“无条件服从”医生,引发争议。
截图来源:微博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关系不对等的背后,是权利的不对等。一大争议是护士没有处方权。按照现行的《护士条例》,护士可以监督、报告医生开具的处方,但是没有开具处方的权利。
中国的护士没有处方权,国外的护士怎么样?
在法国,护士同时也是护工。法国患者住院后,从抽血、量体温、换药、打针,再到手术准备工作,最后手术后复苏护理,都要靠护士。不仅如此,病人上厕所、洗澡、喂饭、换衣服等全部工作只能由护士来做。
在中国,如果医院有护工,护士不必负责患者的日常起居。
在澳大利亚,护士权利相对较多。执业护士(RN)可以进行独立诊疗,包括面诊病人,为病人开检测项目,开药,以及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
到了美国,执业护士从接受病人起,就要做护理评定和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和计划,指导护理团队执行护理工作,后来还要进行评价和修正。注册护士既要熟悉整个诊疗过程,还要有独立判断能力,做出正确的决定。
另外,美国还有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在相关法律界定的范围内拥有诊断、处方、转诊建议的权限。
澳洲和美国的护士有权利把握全局、开具处方,但这样的权利,中国很多护士目前还享受不到。
不过,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日前似乎拿出“破冰”举措,已经把试点培养开业护士事宜提上日程。该校日前邀请多方人士,多方面探讨了执业护士培养工作,并且已经达成初步共识,将尽快进行切实有效的试点工作。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或试点开业护士培养工作。(来源:未名护理)
退一步说,即便在现行体系之下,某种程度上,护士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处方权。《护士进修杂志》曾刊文称,遇到急危重患者,为了患者利益,护士往往需要第一时间紧急用药,这就是特殊情况下的护士处方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务部的曾选飞表示,赋予有资质的护士处方权,有利于满足护士的职业价值感,稳定队伍,增强责权意识,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职业倦怠困扰多国
不同国家的护士权利各不相同,但职业倦怠(burnout)几乎是国际通病。《实用医药杂志》2015年刊文称,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在日本有25.9%,在美国超过50%,在中国则在55.1%至59.1%之间。
2017年5月,“哈里斯调查”(Harris Pool)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在美国私立医疗机构当中,有七成护士在当前岗位上有过职业倦怠经历。而且,抑郁等问题也并不罕见。
数据来源:哈里斯调查
中国的护士,你有多少次连续值班24小时?上次感觉精神疲倦是什么时候?
除了职业倦怠、抑郁等“个人”问题之外,不少护士还受到同事之间的语言欺凌(verbal harassment)。
美国招聘机构RNnetwork调查发现,45%的护士遭受过护士同行的语言欺凌。另外,遭受管理层和医生语言欺凌的护士比例分别为41%和38%。
多方压力之下,美国49.8%的护士想过改行,33%的护士对职业发展不满,还有22%的受访护士对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不满。
当然,美国还有26%的受访护士对收入不满。那么美国护士赚多少钱呢?
中外护士收入有差距
Medscape网站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注册护士(RN)的税前平均年收入约为7.9万美元(约合54.6万元人民币)。
另外,《全美最佳职业报告》选出的十大最佳职业当中,护士占据两席。执业护士和麻醉护士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六位,年收入大约分别为9.8万美元和15.7万美元。
在法国,护士的每月起薪约有1700欧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
然而,丁香园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国内护士的收入却是这样的……
来源:丁香园
中国护士先别急,下面就有好消息。
2017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中,广东几家三甲医院为招聘护士开出了1万至2万元的月薪。
2016年,广东珠海通过了《珠海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按照新的分配系数,珠海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的平均年薪为23.7万元,比原有水平增长了2.8万。
我国护士权利相对有限,收入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接近24万的年薪,再加上护士处方权的“破冰”迹象,这对护士团队都是利好消息。同时,在医护相处方面,护士需要更多尊重;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也要重视。
本文综合参考:《实用医药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生命时报》、《澳洲人报》、丁香园、金羊网、未名护理、医学界、Becker's Hospital Review, Harris Pol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