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的医学生存在抑郁症或抑郁症状 我们能做什么

丁香园

今天,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抑郁症:我们聊聊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更新的数据统计,全球有3.22亿不同年龄的人罹患抑郁症,而中国有5,400多万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最严重时可导致自杀,甚至连专业的医生也无法避免。

抑郁症的「显赫战功」

2011年的一项针对澳大利亚50,000名医学生和实习医师的调查研究显示:

与普通人群相比,医学生群体和住院医生群体发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明显更高,医生群体具有自杀倾向的人数占比是普通人群的两倍。

在2016年1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报道了当前医学生抑郁和自杀的情况:

高达27.2%的医学生存在抑郁症或抑郁症状,仅有15.7%的人去寻求过精神科的帮助,还有高达11.1%的医学生存在自杀意念。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医生自杀的案例:

2017年2月,黑龙江一名麻醉医生因身陷医患纠纷自杀;

2016年11月,上海一名骨科医生因生活压力自杀,并在遗书中自述其患有严重抑郁症;

2015年3月,南京一名护士在家中自杀,其生前患有轻度抑郁症。

抑郁症并不可怕

但是,抑郁症是可防可治的。

在一项大型研究中发现,抑郁症经过规范治疗后,有70%的患者的症状是可以完全消失的。

虽然对抑郁症已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许多国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因此,今天,WHO也在北京举办「我们边走边聊」5公里健步走活动,以呼吁大家关注中国的数百万抑郁症患者。

我们还能做什么

虽然很多医生对抑郁症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但是非精神科甚至非心理治疗专业方向的医生在面对抑郁症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迷惘。

WHO曾发布过一本心理急救手册,虽然心理急救针对的更多是遭受重大创伤的人,但一些东西也适用于帮助这些抑郁症患者。

而且,心理急救并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做,任何非专业的医生甚至普通人都能学习并尝试去帮助别人。

1.保持良好沟通

保持沟通,表示理解。处于负面情绪中的人通常会感到心烦、焦虑,一些人会为发生过的事情而自责,保持冷静和表示理解可以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安全和保障、理解、尊重以及恰当的关怀。

同信赖的人交谈是从抑郁症中恢复的第一步。多数人在与关心他们的人交谈后都会感觉好一些。

2.学会倾听但不勉强

正确地倾听受助者,对于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求,帮助他们平静心情,提供合适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学会倾听,需要用好你的:

眼睛:表现出你的一心一意,全神贯注;

耳朵:真诚地倾听他们的关注;

心:关怀并且表示尊重。

经历过痛苦事件的人可能会想要倾诉他们的故事,这时倾听会给他们很大支持。

但不应勉强任何人去倾诉,他们不愿意说时,安静地陪着他们就很好。保持适当的沉默,给彼此一些空间,鼓励他们在他们愿意交谈的时候与你分享。

3.鼓励他们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确定对方是郁抑症,应尽量帮助他们寻找可靠的专业医生或心理治疗师,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并不需要专业支持,也应该在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后,尊重他们的选择。

4.适当地给予希望

鼓励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正确的治疗下,他们的情况会慢慢变好。常给他们讲讲积极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5.注意保护自己

在帮助抑郁症患者时,自己有时也会被负面情绪掌控。因此在帮助他人时,也应时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还是那句话,及时的沟通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原标题:医生自杀是普通人的两倍,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