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兰医院的周年答卷

健康界吴庆敏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的感慨完全可以理解,弹指间,由他和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夫人李兰娟发起的树兰医院,已经创建一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在致辞)

一年前,这家由院士团队发起创办,社会力量参与,立志要做国际化、智能化、标准化、人性化医院的医疗机构宣告成立,立即给医疗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一年来,树兰医院做了些什么?在周岁生日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12月11日,树兰医院院长叶再元给出了答案。

设立院士门诊日

自建院以来,树兰医院便坚持以"高水平的专家、高质量的医疗、高品质的服务",提供"国际化、智能化、标准化、人文化"以及"全人全程"的健康服务,立志创建"患者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的一流国际化医院。

在过去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树兰医院组建了一支由院士领衔的高端专家医疗队伍。截至12月11日,医院已经聘请了46位院士,1000多名国内外一流专家加盟。

为了让浙江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化的医疗服务,树兰医院将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的上午定为"院士门诊日",邀请2至5名来自不同学科的院士坐诊。

开设树兰会诊iMDT

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树兰医院整合国际医疗资源,与美国UCLA、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仁安医院、澳门科技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医学中心、医疗机构的优势学科及知名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了以院士为核心的"树兰国际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树兰会诊iMDT",为疑难病、危重症病人提供多学科会诊和诊断治疗服务。在这个平台上,树兰医院开展了首例帕金森的治疗。

(iMDT流程图)

目前,树兰医院已与舟山医院、晋江市医院和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分别建立了国际疑难病多学科会诊中心的线上会诊。

树兰医院还成立了远程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中心,引进人工智能超声CT技术、无线远程DBS技术等前沿技术,既为患者提供精准化的个性化医疗方案,也缓解了患者"找名医难"的难题。

狠抓学科建设、科研建设和人才建设

在学科建设上,树兰医院重点打造了肝胆胰外科、感染病学科、胃肠甲乳学科、肾脏病学科等、妇科、血液科,并全球引进该领域内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针对各类疑难病症进行深入研究、科技攻关,为患者解除疾病痛苦。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建设和人才建设。"我们申报了院士工作站,并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申报了国家工程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虚拟实现等技术建设互联网医疗创新的平台。"树兰医院联合40多位院士,建言组建树兰国际医学科学院,并挂牌成立树兰整合医学研究院,为医学发展储备人才。

(树兰医院体检中心)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在政策的支持下,树兰医院践行"自然、艺术、科学、人文"的NASH办医理念,建立了一套具有树兰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拥有灵活的内部政策和激励措施,能够提升人才积极性,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医院还设有用户服务中心,建立全人全程的护理服务模式,链接所有需要健康服务的人群;医院成立医生服务中心,为医生提供名医专家服务、医生就诊服务、医生输出管理等服务,让医生真正回归临床;医院还引入了医生保险,建立保险小屋,给医护人员更多保障,让他们能勇于去解决疑难杂症,拥抱新技术。

(树兰医院病房)

立志打造中国的梅奥

叶再元还对树兰医院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树兰医院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的梅奥。我们要打造一个树兰医学中心、树兰医学院以及树兰相关产业。"树兰医院将在良渚新城开发建设树兰国际生命科技小镇。"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为一体的平台化发展模式,将聚集优势人才资源,发展特色科技产业。"

在论坛上,12位院士及三甲医院及大学的众多"大咖"到场为树兰医院贺周岁生日。同期揭晓了树兰医院宣传口号--情系树兰、健康相伴,揭牌了树兰国际病理诊断中心、树兰国际ERCP诊治中心,并签署了"浙江省无丙肝行动计划"公益项目合作协议。

相关:数读树兰周年

10+场学术论坛

50+场社会公益活动

床位利用率达95%

年接诊量患者突破12万人次

年住院量突破1万人次

开破展各种手术近3千例

病人对医院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院环境满意度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