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 跟每个人都有关
健康界早讯妹
近日,有关“年收入12万元以上算高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要加税”的传言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称,这是一种误传。“年收入12万元以上”只是自行申报个税的标准。
【哇!头条】
☉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根据这一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2030年中国的健康指数将发生哪些变化?
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2030年达到79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目前的8.1‰、10.7‰和20.1/10万,下降至2030年的5.0‰、6.0‰和12/10万。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从2014年的3.6亿人上升至5.3亿人。(新华社)
☉产科床位不够其他科室凑
10月25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要求实现17张的目标,并建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科室间、科室内床位调整等方面,尽快扩增产科床位。早讯妹在想,有多少医院达到了每千分娩量产科床位数17张这个指标呢?(健康界)
【100℃热闻】
☉开全国先河 福建在全省设立市级医保局和医保基金管理中心
10月25日下午,福建省召开医保管理体系组建大会,发布《关于设区市医保管理体制问题的意见》,要求在福建省设区市在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等管理职责的同时,推动相应的医保经办体制“三保合一”。(健康界)
☉广州妇儿中心通过HIMSS 7级评审
10月25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正式通过HIMSS住院和门诊EMRAM七级评(Stage7of HIMSS Inpatient & Outpatient EMRAM),成为国内第四家通过HIMSS 7级认证的医院,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住院和门诊7级认证的医院(之前的三家医院只是通过了住院认证)。(健康界)
☉未来职称评定将实行分类评价
10月25日,在人社部召开的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了针对医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一是突出医风医德建设,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价;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惩戒机制。(健康界)
☉2016年度十大医疗创新发布,预防流行病的疫苗排第一
10月25日,在由Cleveland Clinic主办的第14届国际医疗创新峰会上,一百多名医生和科学家,从超过150个的提名中,选出了十项兼有显著临床意义和商业价值,并且惠及广大病患的创新成果。其中,排名第一的为预防流行病的疫苗。(来源:Gloria)
☉李青:“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或于11月初出台
10月24日,在DIA中国第二届药物研究创新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透露,“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或于11月初出台。(经济观察网)
【医界动态】
☉中国境内及境外医院并购金额创新高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医院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显示,受益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体制改革以及投资医疗行业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2016上半年医疗健康行业的并购活动继续呈上升趋势,并购总额达到人民币143亿元。(普华永道中国)
☉四川一医院在建大楼爆炸致4人伤 有人被震出窗外
10月24日下午,网友爆料称广安武胜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发生爆炸。24日晚上,四川广安武胜人民医院办公室回应称,该爆炸发生在医院正在修建的急诊医技综合大楼工地,系由工人安装调试中央空调供热系统过程中引发的。目前有4人受伤。(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网络首次超越传统渠道 成医生获取专业信息主要来源
丁香园已连续四年与 Kantar Health 合作开展“医生数字化生活调查”显示,医生超过 50% 的上网活动与医学相关,网络首次超越传统渠道 成医生获取专业信息主要来源。(丁香头条)
【红头文件】
☉安徽:将放开一批公立医疗服务价格 手术费“可商量”
近日,安徽省物价局会同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安徽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也就是说,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需要很专业资历高的医生介入时,可以预先谈好价格,不会再出现连续十来个小时的手术,几名医生分几百块钱手术费的事情。(江淮晨报)
☉东莞:首试医疗意外险 患者最高可获30万元赔偿
下月起,东莞市人民医院将试行全市首个医疗意外伤害赔偿保险,病人自行购买50元-4000元不等的保费,一旦出现纠纷,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意外,保险公司都将直接支付10万-30万元不等的赔偿金。(金羊网)
【数说】
☉9200万: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占总体发病率的6.94%左右,全国每年有9200万人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季节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流行性感冒和急性鼻咽炎等5大类疾病占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80%以上。(环球网)
☉38亿美元:过敏诊断市场中,过敏原包括食物过敏原、吸入过敏原和其他过敏原。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调研报告揭示:到2024年,全球过敏原诊断市场将达38亿美元,较2015年的13亿美元翻了三倍。(E药脸谱网)
【产业投资】
☉用智能手机也能测癌症?据美国媒体报道,华盛顿州立大学一个研究团队近日开发出一款苹果手机应用,这种可携式实验室检测癌症的精准度高达99%,成本不到150美元(广州日报)
☉近期,全球著名行业媒体FierceBiotech公布了2016年十五家“最热门的生物技术公司”。本次入选的公司开发和应用了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平台,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微生物组等。利用这些平台筛选出了数种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物,包括癌症、神经性疾病、罕见性疾病等。(华医资本)
【医学前沿】
☉制药黑科技:往瓶子里加点水就能做抗癌药
MIT的科学家们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接连发布重大研究成果。4月份,在顶级期刊《科学》(1)上发文,宣布成功将制药厂变成电冰箱大小;7月份,又在着名期刊《自然通讯》(2)上发文称,成功把生物制药工厂缩小到生物芯片上。两个月后,MIT和哈佛的James J. Collins教授团队,又在顶级期刊《细胞》(3)上发文称他们把制药厂直接缩小到一个普通的药瓶那么大。
而且更神奇的是,制药过程不需要消耗电力等能源,你只需要加水就行了。你没看错,就是加水。(奇点网)
☉KEYTRUDA膀胱癌3期成功
近日,生物制药公司默沙东宣布,在其KEYNOTE-045 3期临床试验研究中,使用KEYTRUDA(pembrolizumab)治疗经治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时达到了总生存(OS)的主要终点。(药明康德)
【大咖说】
☉黄卫东:民营医院输得起时间,输不起战略。
☉曹林:一会是“天使”,一会是“恶魔”,过山车般的评价,医生难以承受。
☉刘晔:只有当“医生集团”能够成为法院判决书上的被告的时候,“医生集团”才是真正的“医生集团”。
【览博】
10月25日,微博@丁香园发布一条微博:一位丁香园站友在论坛留言,征求大家意见。
本人30岁,在小县城干心血管内科,病人不多,自己感觉还可以,如果以后医院扩建,有干科主任的潜力。目前所在市级三甲医院招聘院前急救,不知道怎么抉择,干院前急救如果以后可以转科还可以,以后不能转科就完了,不想干一辈子院前急救?怎么办?院前急救不知道待遇怎么样,目前一月四千,在小县城足够维持生计。
网友的评论,再次将院前急救体系积弊已久的问题和基层医护人员的生存状态反映在了大家面前。
@月下清影独舞:神经病才去搞院前急救。
@莫愁云霄的Hazel梦:四千算挺好的了,学医研究生毕业也就能在县级医院工作,30岁的医生其实也就刚工作几年而已。
@宇纲家的小太阳:你跆拳道黑带,或者自由搏击过关的话我不反对你去院前急救。
@一叶兰008:别说以后能干科主任那,我们县人民医院一个搞心血管的副院长都选擇去三甲医院做院前急救了。供参考。
@Sean酱:看了评论,总结一下去搞院前急救的三要素:首先要成为深井冰,其次要学会散打,最后要经常吃狗粮
匆匆那些年年年年:县城里待着吧。去市里和家人分居两地,不受领导重视,对市三甲的具体情况也不够了解,走错一步还不如原地不动。
【锐观业外】
☉中国铁路总公司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2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1亿元,同比增长12%。(中国证券网)
☉10月25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就“双11”电子商务信用建设有关情况和去产能工作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11家主要电商企业共同签署《守信践约书》,共同反对“炒信”行为。(央视网)
☉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9月当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22亿元,同比增长4.9%。值得注意的是,9月单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243亿元,同比下降0.7%,这是该数据自2015年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