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大药房回应“团队解散”:放弃B2C,致力O2O
动脉网罗美
10月19日晚间,朋友圈被“老百姓大药房电商团队宣告解散!网售处方药前景存疑!”一则信息刷屏了,短短几小时,微信、网站纷纷报道此事件。
2001年10月,老百姓大药房在湖南省长沙市正式成立。它从一家地方性的单体的民营药店发展到全国连锁大药房,仅仅用了15年。
目前,老百姓大药房已成功开发了湖南、陕西、浙江、江西、广西、山东、河北、广东、天津、上海、湖北、河南、北京、江苏、安徽等15个省级市场,拥有大中型门店600多家,经营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总资产近10亿元,净资产近5亿元,年销售额近37亿元,员工1.8万多人。
老百姓大药房,作为连锁药店的行业大哥,公司内的调整,无论是从线下转而线上,还是做其他延伸服务,它的每一步都改变都备受瞩目。
传统药店转型电商,想盈利太难
虽然老百姓大药房成立于2001年10月,但是直到2009年,老百姓大药房才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
2012年,老百姓大药房开始展开网上药店的探索,与日本电商一同合作开网上药店。
同年3月,老百姓大药房宣称与日本最大保健品商Kenko合作建立网上药店。双方在杭州成立杭州老百姓友康贸易有限公司。根据老百姓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当时老百姓大药房为合资公司注资660万元,持股比例为55%。但在合资企业在资源配置、文化差异、运营理念上都面临诸多难点,运作一年后终因经营理念和团队等问题以失败告终。
首次“触电”失败后,老百姓大药房没有放弃,迅速着手重建网上药店销售。2013年12月,老百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独立运作电子商务项目。据了解,老百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元,公司持股89%。网上药店于2014年1月上线,涵盖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化妆品在内的上万种商品的销售。招股书显示,2013年,老百姓大药房的营业收入为 33亿元,净利润1.9亿元。
就在网上药店逐渐正常运转时,2014年5月,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显露的政策对网上售药“开闸”的苗头。但老百姓大药房显然还没有做好应对大规模竞争的准备。因此,老百姓董事长谢子龙表示强烈反对,认为网上药店是属地管辖,销售范围却覆盖全国,这将大大加剧监管难度和监管工作量,而如果再降低网上药店准入要求,可能会导致网上假劣药泛滥。一时被外界解读为是老百姓大药房不够自信、只想独吞网上市场的表现。
由于《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进缓慢。但与此同时,各大药房正大踏步的加快线上布局。2014年上市的一心堂在第三季季报中明确表示将投资1.2亿元进入电商;九州通表示发力O2O;2014年太安堂3.5亿元收购国内网上药店排名前三的康爱多;海王星辰与支付宝合作布局O2O,以上种种都显示出传统药商进入电商的决心。
老百姓大药房也不甘示弱,全面开始布局O2O。2014年9月,老百姓大药房和春雨医生合作开展“远程问诊+移动购药”服务。2014年11月,老百姓大药房联手春雨医生、益体康在老百姓网上药店筹建智能穿戴专区,进军智能穿戴领域。用户通过老百姓网上药店购买并使用相关产品监测体征,依照已上传的监测结果在春雨医生平台上在线自查或问诊,根据在线医生指导返回老百姓网上药店购药即可。整个闭环相对完整。
2014年双十一之际,老百姓大药房集团投入1000多家门店、备货1亿元参与到天猫双十一活动中,积极应对电商大考。但根据天猫医药馆公布的数据,2014年医药健康Top10商家有:七乐康大药房、康爱多大药房、海王星辰大药房、华源大药房、百秀大药房、德生堂大药房、comvita、壹号大药房、康恩贝、哈药,并未见老百姓大药房身影。可见老百姓大药房并没有赢得线上消费者的心。
B2B想做,O2O也想做,结果都没有做好
直到2016年3月25日,老百姓发布了自2015年4月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2015年度营业收入为45.68亿元,净利润为2.41亿元。其中,电商业务收入6800万元,占总收入的1.49%。2016年8月18日,老百姓发布其2016年上半年财报,2016年度上半年度,其营收达27.69亿元,同比增长32.63%。另外,“B2C平台收入达到近5000万元,电子商务平台客流月均访问量达60.4万次。”这个数字与目前排名靠前的医药电商年销售额对比还相差甚远。
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型连锁药店在电商方面的探索,普遍采取了“B2C+O2O”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与第三方积极展开合作,另一方面朝着互联化智能化药房方向转型,通过不菲的投入,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并重点将自身网点与服务优势最大化。
然而在这条转型的路上,老百姓大药房没有交出令人傲娇的成绩。据相关人士爆料,今年八月,老百姓大药房电商B2C平台因销售处方药,曾被罚款4万余元。次月,再次因同一原因被药监局约谈。而此前,老百姓电商B2C平台曾签署协议,承诺不在网络平台销售处方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数医药电商平台和其他独立平台都有销售处方药的情况,这也是目前行业的潜规则,老百姓电商B2C团队的遭遇,无疑是给整个医药电商行业的一记警钟。
放弃B2C,致力于O2O
老百姓大药房接连遭受了销售处方药的处罚,电商转型之痛,紧接着又遇到公司高层内部之间矛盾激化。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今年一月份,老百姓网上大药房原CEO史文禄正式离职,由老百姓原O2O业务负责人吴勇接任CEO。在经历了两个月的过渡期后,老百姓网上大药房最终空降了“外援”徐向东。(徐向东,原七乐康大白云诊执行副总经理)据知情人士透露,老百姓大药房电商内部矛盾早已激化。其中最主要矛盾是CEO徐向东和副总经理李波之间的利益问题,矛盾的日益激化,导致高层的“出走”,已经是整个行业的常态。有消息称,不久前,李波被迫离开电商团队,进入了O2O团队。而在机缘巧合下李波则幸运的避免了这场遣散风波。
面对此次关闭B2B业务,老百姓大药房是这样回应记者:
“老百姓电商保持正常运作,在完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下合理的推进线上业务模式的创新试点,也在不断的开拓线下与线上业务的结合,发挥老百姓线下布局广的优势,深入与各第三方进行深度合作,强化升级老百姓的渠道和专业服务。
其中涉及到人员调整是公司合理的安排和业务的需求所决定的,关于人员之间的关系破裂,更是无从谈起,在早期人员的分工上就已经确定了业务的管理范畴,由徐向东负责电商(包含第三方平台和垂直官网),李负责O2O及门店数字化运营业务。不存在任何的业务冲突和分歧。而徐本人选择离开老百姓也是个人深思熟虑的一个选择,我们也尊重徐的决定,并且会不断的在徐所主导的业务主体上不断的推进和优化模式,满足消费者多渠道,多场景的购药需求。
今年的7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的政策,在这个政策背景下,老百姓重新优化资源,对现有的电商团队进行了人员结构的优化,以应对政策所带来的冲击风险。同时老百姓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下不断推进线下门店与下与线上信息的整合,多场景的购药需求满足,极力拓展线下门店的数字化,联网化的运营模式创新,以最大化的优势资源整合互补,开辟出新电商,新零售的创新模式落地。”
或许这次对于老百姓大药房来说是一次“地震”,但是也未尝不是一次新生!
(原文标题:不传谣!老百姓大药房官方回应:放弃B2C,致力于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