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台手术该怎么做?一例麻省总医院医疗纠纷引发的思考

丁香园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主刀教授(包括主治一助),在完成主要部位关键手术操作后,进行接台(跳台、飞台)手术,由助手及住院医生或实习生完成难度较低的手术部分,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然而,最近一起发生在美国的医疗纠纷给了我们新的思考,跳台手术应该怎么做?

发生在美国顶级医院的医疗纠纷

这例医疗发生在美国临床综合排名第一的麻省总医院(MGH)。一名41岁男性患者(TonyMeng),在麻省总医院进行了一例复杂的脊柱手术(椎体次全切除术),术后发生了截瘫。

TonyMeng和儿子在家中

瘫痪后,日常生活需要护工照顾。尽管这台手术的难度很高,并且临床已知有严重手术病发症的可能,患者还是起诉了医院及医生。

这本来是一例标准的美国式的医疗纠纷,TonyMeng请来了律师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随后深入的调查中,患者发现,当时的主刀医生同时进行了两台手术(concurrentsurgery)。这就意味着,患者的截瘫,不论是由手术并发症造成的,或是手术意外,均有可能是在主刀医生不在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一证据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手术记录单上,被起诉的Dr.KirkhamWood在早晨7:42进行了第一台的骨科手术(70岁女性完全脊柱骨折),15分钟后,他的名字出现在第二台手术(TonyMeng)的手术记录单上。

根据手术记录显示,这两台手术重合部分高达7小时。

手术重合时间示意图

但是在Dr.KirkhamWood自己的手术记录单上,他用「presentfortheentirecase(全程完成手术)」来描述和记录,这一证据对医生,以及对整个MGH手术管理系统相当不利。

MGH也承认了这一证据,并承诺要求今后所有手术,必须记录医生进出手术室以及在手术室具体操作的时间。

引发广泛的关注

著名的BostonGlobe(波士顿环球时报)为此进了一项专题报道《clashinthenameofcare(主刀名字在两场手术中的冲突)》。

波士顿环球时报的调查很充分,他们采访了这例医疗纠纷的各个当事者,包括患者、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及医院管理人员,然后尽可能地全面还原了这例医疗纠纷是如何发生的。

同时,美国著名的学术期刊JAMA杂志,也在上周发出了这一事件的跟进报道,与BostonGlonbe不同的是。JAMA更关心的是,跳台手术是否会带来手术风险,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可能的问题。

跳台手术为什么存在?

1.跳台或者连台手术,是在外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外科手术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既有团队性,又有领袖属性。

团队性指任何一台手术都是整个一个手术团队,主刀医生、一助、二助、住院实习医生、麻醉医生、术后护理等共同完成,缺一不可的;

领袖性指处于金字塔塔尖的主刀教授总是稀缺的,我们经常能听到某一教授「快刀」「神刀」「飞刀」,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手术,他总是能拿下。

人生路漫漫,关键处只有几处,对于外科手术也是如此。

当领袖性的医生,完成了手术关键部分,我们就可以松一大口气,一台手术的大多数操作,真的只是在为那关键的几步做铺垫或者收尾。

如果这样的医生把一台手术如果从头做到尾,这可以说是对技术资源的极大浪费。

2.外科学科离不开操作经验的传承。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刀法都是在一天天的磨练中臻于郅治的,若真如第1条所说,领袖性的主刀医生把一台手术如果从头做到尾,低年资的医生何时能够真正学到技术?等现在的主刀医生年纪大了拿不动刀了,岂不会出现技术的断层?

如果没有跳台手术,连台手术这样的模式,年轻医生真刀真枪操作的时间更少,更不利于整体外科手术的传承和发展。

3.中国跳台手术,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

由于手术量太多,手术室和手术医生数量却严重不足。外科医生超负荷劳动,为了完成手术量,不得已进行连台跳台手术。

差不多每名实习医生都有这样的经历:主刀早已下台(或跳台),只有自己和住院总(或者是进修医生)缝皮,而同时还被麻醉医生和器械护士不停的催促。

与外科医生相比,中国麻醉医生的跳台问题也值得关注,麻醉医生每天的工作量更大,手术台数更多。这不但导致了中国麻醉医生猝死,亚健康事件经常出现,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手术问题。

如何进行跳台手术?

在整体大环境仍很艰难的中国,如何规避跳台手术风险,保证患者手术安全,也保证整体手术团队的安全呢?结合JAMA社论和丁香园论坛反馈,综合这样的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对于整体手术团队:

建议对跳台或有可能连台手术完善记录,准确记录主刀医生上、下台的时间,明确手术责任。术前知情同意中告知患者有可能的跳台手术行为并解释。

对于主刀医生:

「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如果不是赶时间,尽量做到这一点。如果放手的话,一定要找到自己信任的助手完成,切忌没有经验的医生独自完成手术。

对于主治医生: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好整个手术团队的沟通。

对于一线医生、实习住院医生:

术前认真学习准备,在每一台手术中认真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团队中值得信任的一员。在手术最后,即使是缝皮这样的工作,也一定切忌赶快赶急,牢记患者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

后记

伤害已经造成,诉讼仍在进行。

国内同袍需要做的,是弄清跳台(连台)手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是否真的存在风险,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