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价格“松绑” 几家欢喜几家愁

健康界李子君

3月16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要求放开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或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交由市场管理,实行市场调节价。

从取消医生“手工加号”,到禁止“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加号、挂号牟利”,2016年开始,北京医改接连放出“大招”。此次对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价格“松绑”,被业内看做是政策上的又一次“破冰”。

点名手术、全程护理、特需病房、专家门诊、提前预约无需排队,这样的特需服务每天都在各大公立医院“上演”,尽管饱受破坏社会公平的舆论诟病,但鉴于创收动力,公立医院依然热衷于提供特需服务项目。此次放开特需服务价格,不免使人担心专家号被炒成“天价”。不过,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专家号虚高的情况不会出现。

“遍地开花”的公立医院特需服务

事实上,国家对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早有限制,要求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但由于财政补助的不足,大多数公立医院需要依靠提供特需服务的方式维持运营。

中国大部分三级医院中都提供特需服务。以北京为例,三级医院特需门诊的挂号费在80元到500元不等,病房单日价格根据不同标准保持在几百至几千元之间。北京协和医院的特需挂号费有200元和300元两个档。尽管相比十几元的普通门诊号已经在价格上拉开了距离,但很多特需号仍会被号贩子炒到数千元。

目前,在公立医院中出特需门诊的专家由两类医生组成:一种是本院培养的主任医师,另一种则是通过多点执业从外院聘请的知名专家教授。

对医生而言,特需挂号费更高,更能够体现出自身价值。据健康界了解,部分医院开设的小夜门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特需服务,个别医院会将这部分医疗行为的挂号费全部交给当班医生。

特需号与普通号差别在哪儿

特需门诊条件优于普通门诊,有独立的场所,更安静、更私密,费用高、服务好是其主要特征。有些医院对特需服务有检查优先的规定,即挂特需号的患者检查检验的等待时间相对较短,但很多检查项目如果不加急,也是在正常时间段内出结果。

由于内部管理规范没有跟上,部分医院还会出现特需患者与普通患者争抢检查的情况。比如特需门诊如果没有单独购买超声仪的话,就要到普通患者那里插队检查。这样一来,特需患者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被插队的普通患者也会因此引发心中不满。

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民营医院高端服务

长久以来,业内一直希望要让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提供差异化服务。相较高端民营医院,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价格更低、医疗技术水平则更高,但在服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北京和睦家医院是众多明星选择生产的医院。和睦家顺产分娩套餐折后为49280元,剖宫产为68640元,服务包括家庭式私人病房、新生儿纸尿裤及洗护等用品,为产妇则准备了沐浴用品及护理用品,卫生巾、产后卫生大垫、产后束腹带、一次性内裤、溢乳垫,还为新晋爸爸需提供剃须刀和洗护用品,对一家三口可谓百般照护。

相比民营医院动辄数万元的分娩套餐,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算是“良心价格”,即使是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这样最顶级专科生孩子,所需费用也远远低于高端民营医院,只能算是“准高端”医疗服务。当年,明星王菲和李湘都选择在这里生下宝宝。

尽管人文关怀和环境不如高端民营医院,但在医疗技术方面,国内尚无医院能在妇产科方面出协和之右,且背靠综合医院平台。如果遇到一位肺动脉高压合并症孕妇,北京协和医院可以组织全院多科协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民营医院则只能选择转诊。

“松绑”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价格或冲击高端民营医院

不可否认的是,公立医院作为财政投入的事业单位,首先应把精力放到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上,国家卫计委新闻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曾在2014年表示,未来将对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规模、数量进行压缩,特别是在社会化服务比较充足的地方,公立医院甚至可以不提供这种服务。

特需服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带有特需服务色彩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始实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需服务的提供增加了公立医院的经济收益,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医疗服务的需求。而特需服务的扩张也引发了种种问题,比如压缩了基本医疗服务、高挂号费伤害公立医院形象等。

与此同时,此次放开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价格,如果释放了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潜能,无疑将会引发对民营医院的冲击。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童奔就向健康界表现出了这种担忧。“我所在的医院也有特需服务,但公立医院更具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同等价位下,民营医院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特需号价格会被推高但可控

特需医疗服务价格放开,是否会导致特需价格飞涨?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因为将特需号放进市场中后,价格是根据医生的价值来确定,在砍掉号贩子加价炒号的环节,实现充分透明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有些医生的特需号价格确实会升高,但一定会在合理的供需范围内。如果这家公立医院特需定价1000元,另一家定500元,更多的病人当然会选择看500块的特需号。

如果从价格竞争层面看,原来公立医院特需的低价格才是竞争优势,一旦“漫天要价”,只会发生“有价无市”的情况,这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对民营医院有利。

“东北姑娘一声吼”道出了人们将少部分稀缺医疗资源投入到市场中的呼声。过去,号贩子时常将特需号加价千元倒卖。放开特需服务价格,号贩子也将无利可图。因此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的话,受改革方案影响最大的,或许是号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