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雷:没有商业价值的医生品牌不叫品牌

健康界徐青

“我在40岁不到的时候就完成了一个医生所有的追求,博导拿到了,院长也拿不到,院士也没想,所以想折腾一下自己。”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在2月28日由好大夫在线和健康界传媒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品牌医生风云汇暨好大夫年度盛典上这样调侃自己。

走出体制三年,宋冬雷将自己医生品牌的经验归因于市场化的历练。他直言其间的经历和感受非常人所知。

没有商业价值的品牌不是品牌

什么是品牌?宋冬雷直言:“大家所说的品牌可能都有一个误区,在座的医生问下自己,你们有品牌吗?答案是没有!”他认为,品牌和知名度是有区别的,品牌是商业范畴,知名度要转化为品牌必须要实现商业价值,转化成精神内涵。“如果你的知名度不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精神内涵,永远不能讲是品牌,只是知名度而已。”

一名医生从打工阶段积累知名度,最后再上升到品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只有一部分人能成功。就像医院,全国有很多医院,但是有品牌、有商业价值的却很少。但是,这种对医生品牌的追求带来的医生自由职业的概念是推动整个医疗服务前进很重要的一步。“所以无论我的品牌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品牌,我相信都值得去尝试。”

不仅要看好病还要看的舒服

如何创建医生个人品牌?宋冬雷提出了三点:钻研技术,用心服务,注重市场。看好病是最基本的,但是一个品牌医生不仅要看好病,还要让患者看的舒服。第三步,“品牌必须走向市场,没有市场谈不上品牌,”宋冬雷解释道。

在体制外行医,宋冬雷增设了医疗助理岗位。患者有问题找医疗助理,医疗助理再和医生联系,这样就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搭建了一架桥梁,既服务病人,同时也服务于医生。虽然增加开支,“但是患者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宋冬雷对于品牌影响力同样重视。举办讲座和远程工作室在同行中扩大影响力;与传统媒体合作,接受杂志采访,在大众中刷脸;开设微信公众平台等,尽最大的努力去一点一滴塑造品牌。

真正的品牌,源于感动

知名度是品牌打造的第一步,没有知名度就没有品牌,但是知名度的延伸还要有内涵。宋冬雷称,冬雷脑科医生集团追求的品牌是——做令人感动的医疗。

“感动,一定要发自内心,”宋冬雷说。自由执业的最大价值就是发自内心地感动患者,要做到救死扶伤,温暖人心,他认为这是中国医生最需要也是最缺乏的。

“人都是要死的,死亡是令人恐惧的,医生要有这样的情怀,让患者没有痛苦地死掉。看到家属悲痛欲绝昏倒在地,这是医生的不作为,医院的不作为。患者在走的时候应该都是平静的,患者和家属都能够接受离开的事实,这是现在的医疗和医院最缺乏的文化。”宋冬雷这一番激情昂扬的话引起了全场共鸣。医生如果可以为患者提供充满温情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医患矛盾也能减少一些。

医生品牌和医生集团品牌的建立都不容易,也不是所有的尝试都能成功、所有人都能成为品牌。但是有人在做这样的努力,中国的医疗质量、医生价值、患者体验就能得到改善。

宋冬雷说:“我倒下不要紧,还有别的品牌会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