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来英:通州将建2家三甲医院 20多家医院将迁址
健康界郝兰兰
“从制度架构到具体落实,希望大家给我们时间。”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在1月25日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特别栏目时感慨道!
据方来英透露,2016年,北京将在通州至少新建2家三甲医院。同时,围绕全市安排,将涉及20多家医院的迁址问题。
此外,方来英表示,为更好地通过强基层助推分级诊疗,北京市将于2016年把社区药品目录与三甲医院药品目录统一起来。同时通过社会力量,将药品引入社区。
30万分娩量 我们有信心
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预计北京市2016年分娩量将达到30万。与20万的常态分娩量相比,北京各家医疗机构如何承接?
方来英表示,北京卫计委有信心保障每一位孕产妇找到属于自己的产位。“北京市目前拥有4900张产床,床位使用率约为91%,产科平均住院日约为4天。”方来英介绍道,2016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高峰。但在2018年之后,将逐渐恢复平稳。
对于日前发生的北医三院孕妇死亡事件,很多高龄产妇心有余悸,大多希望能够到三甲医院建档、生产。对此,方来英建议,高龄产妇不等同于高危产妇,不同状况的产妇对医疗需求不同,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疗服务。
方来英强调,尽管生产不等同于任何一种疾病,但其分级就医的原理是相同的。“我们也正在研究在妇幼保健院建立孕产妇保健中心。同时,针对高龄、高危孕产妇,我们将开展科普活动。”
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 市民普遍接受
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是北京市医改工作的一大亮点。据方来英透露,北京市预约挂号率已经达到80%,“通过努力,市民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一新型服务手段。”
方来英强调,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瞬间人员载量,降低患者排队挂号等待时间。“此外,除了预约挂号,诊间挂号、转诊挂号应该在预约挂号池中占据一定比例。”方来英说。
2015年6月18日,北京儿童医院开始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制度。除了影响生命体征的急诊病症外,其余患者可通过手机APP、微信、电话、网络等预约方式进行预约就诊,包括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等“紧俏”号源。
在“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特别栏目中,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表示,该院2015年门诊量大概是200万,较2014年减少了20万。“被分流走的患者,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有效治疗。”倪鑫补充道。
推分级诊疗 医联体是抓手
“我们抓分级诊疗主要是通过做医联体工程。”方来英解释道,北京市通过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连接成为一个纵向医疗体;将专科医疗资源整合为横向联合体;从横、纵维度上建设医联体工程。
据方来英介绍,目前,北京市建立了43个区域医联体,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50个。“实现全区域覆盖之后,再对药品供应、报销政策等进行改革。”方来英补充道。
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之后的健康守门人,其建设情况值得重视。据方来英介绍,接下来,北京将把社区药品目录与三甲医院药品目录统一起来;同时,通过引入社会供药力量将药品引入社区;加之对乡村医生管理的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乡村医生的管理,将由对人的管理改为对岗位的管理。”方来英表示,对乡村医生定岗之后,相关机构将采取更灵活的招聘方式,“例如退休医生、自由执业的医生都可以加入。”
此外,北京卫计委还将提高社区医生与农村医生的待遇。“市政府已经做出了政策,对山区等困难地区的岗位提供专门待遇。”方来英表示,基层卫生状态会更快地改善,满足市民对基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