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深圳血液中心人均收入35.7万元 官方回应:实为19.68万元
一财网
7月7日,一则关于“深圳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高达35.7万元”的新闻出现在当地媒体,并被各大网络媒体迅速转载。在“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现实背景下,该新闻一出就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算法有误”
深圳市卫计委近日公布了今年系统内15家单位的预算,今年预算增长了三成。媒体报道称,人均工资福利最多的为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为35.7万元,比其上级单位深圳卫计委还高了一倍多。其次是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为26.3万元和26.2万元。
根据深圳市卫计委网站近日公布的信息,该市血液中心编制数95人,实有人数91人,退休20人。而该部门预算为10072.89万元,包括人员支出 3246.59万元、公用支出1964.9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449.31万元、项目支出 4412.06万元。
深圳市卫计委7日下午紧急召开发布会,称上述35.7万元没有算上临聘人员。根据深圳卫计委提供的数据,2015年深圳血液中心在预算“基本情况”表中的人员信息只填报了在编人员91人,而实际上临聘人员达74人。
此外,血液中心的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 3246.59万元除了包括基本工资1048.96万元,还包括社会保障缴费和绩效工资1383.63万元,以及其他工资福利814万元。
深圳卫计委副主任孙美华在发布会上称,按照在职人员总数165人计算的话,实际人均工资福利支出预算19.68万元。这个数字包含了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缴费。
临聘人员的支出为何没在“人员支出”中体现?孙美华解释说,该委14家直属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并不相同。其中,深圳血液检测中心是按照财政差额预算来管理。这意味着,临聘人员的费用在预算“项目支出”编列。
业务收入与工资福利不挂钩
“深圳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高达35.7万元”新闻出来后,网友在各大网站纷纷留言,质疑血液部门利用免费采集来的血液获得高额收入,并用于提高内部员工的福利待遇。
深圳血液中心主任杨宝成称,采供血机构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财务核算方面,该中心在收到医院支付的款子后全部上缴财政专户,支出全额纳入预算管理。
他说:“我们所有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每一笔支出都经过政府的审核,尤其在人员收入这一块。人力资源部门和财政局会根据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来确定具体的人员收入。”
针对“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现状,他解释道,血液采集完之后,还要经历储存、分离和检测三个环节。这些环节都涉及到支出成本,所以用血需要收费,就像居民使用自来水要收费一样。此外,深圳的血液制品收费标准与全国一致,如:红悬液200毫升210元,血小板1400元,该标准自2006年以来至今未提高。
(原标题:深圳血液中心:实际人均工资福利19.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