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钩沉 | 揭开“瘟神”的黑袍

医师周刊张庆柱 张一弛

罗纳德·罗斯(R0nald R0ss),1857~1932年,英国人,英国利物浦大学院。“有关疟疾的研究,证明了它是如何传入机体,为研究该病并寻找防治的办法奠定了基础。”

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通过按蚊叮咬、接受感染供血者的输血或与吸毒者使用同一注射器来传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症状。雌性按蚊传播疟疾的过程如下:按蚊在吸疟疾病人血时,雌、雄配子体随血液进入蚊体;二者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产生孢子,移行至唾液腺内,成为感染人的直接传染源。乙胺嘧啶通过抑制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发挥控制疟疾传播和流行的作用。伯氨喹通过杀灭人体内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可以起到控制疟原虫传播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和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19世纪后半叶以来,微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陆续发现了寄生虫、细菌。进入20世纪,人们又进一步认识了螺旋体、立克次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疟疾曾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100多年前,每年有3亿多人患疟疾,并有300万人死亡。19世纪90年代,英国细菌学家罗纳德·罗斯(Ronald Ross)首次证实疟疾由雌性按蚊叮咬人传播疟原虫而引起,为成功地防治疟疾奠定了基础,使他赢得了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7年阿尔方斯·拉韦朗(Alphonse Laveran)则因发现疟原虫存在于人体血液而获奖。

成长与收获

罗纳德·罗斯1857年5月13日生于印度的Almora,他的父亲C.C.G.罗斯先生是英国军队的一名将军。罗斯1875年开始了在伦敦St.Bartholomew医院的学医生涯,1881年进入印度的医疗机构服务,1892年涉足疟疾研究。1894年罗斯在印度进行一项实验性研究,以验证Laveran和Manson关于蚊子与疟疾传播有关的假说。历经两年半的失败之后,罗斯终于证明了疟原虫在蚊体内的生活史,确立了Laveran和Manson的假说。1899年他进入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在Alfred Jones先生指导下工作。不久,他被派往西非继续研究工作,发现了传播致死性非洲热的蚊种。

由于热带医学院致力于改善西非卫生和健康状况,罗斯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许多著名专家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Koch、Daniels、Bignami、Celli、Christophers、Stephens、Annett、Austen、Ruge、Ziemann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等。1901年罗斯当选为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成员以及皇家学会会员,1911~1913年期间还是副主席。

1902年被大不列颠国王陛下授予最高爵位(Bath勋章)成员,1911年晋升为同级骑士长官行列。在比利时,他被推选为LeopoldⅡ序列的高级官员。1902年为纪念最有价值的服务而举行了一场大型活动,大会组织者和主席为Alfred Jones先生。该项活动受到了热情支持,捐款踊跃,设立了《热带医学Alfred Jones先生主席基金》。罗斯在利物浦于1902年被委任为教授,并在热带卫生学主席的位置上任职到1912年,同时兼任伦敦皇家医院热带病的内科医生,一直干到1917年他出任战时政府的疟疾学顾问,后来还担任过福利部的疟疾顾问。1926年出任罗斯研究所和热带病及卫生学院的指导,直至去世。他还是热带医学会的主席。1923年在伦敦撰写个人回忆录《献给瑞典人民和纪念阿尔伯特·诺贝尔》。

多产的职业生涯

在其活跃的一生中,罗斯的兴趣主要是在世界各国建立预防疟疾的措施。他进行调查并在许多地方制定方案,包括西非、苏伊士运河区、希腊、毛里求斯、塞浦路斯以及那些受1914~1918年战争影响的地区。

他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组织,在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的旧称)的种植园预防疟疾。他对疟疾的流行病学和调查评估方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大概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其创立了流行病学的数学模型。1908年他撰写了关于毛里求斯的报告,1911年详尽阐述了“疟疾的预防方法”,并在1915年和1916年发表于皇家协会的科学论文中作了更广泛的进一步阐述。这些论文不仅展示了其在流行病学方面浓厚的数学兴趣,而且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做出了重要实质性的贡献。《疾病测量》是其最为著名的著作,40年后仍然是大多数昆虫传播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知识基础。罗斯的一生除了“发现蚊子传播疟疾”的伟大贡献外,他诗情画意般的工作还为诗人、剧作家、作家和画家提供了精神食粮,赢得了医学和数学以外的巨大声望和广泛喝彩。平凡而圆满的私人生活除诺贝尔奖外,罗斯还获得了许多其他荣誉。他被授予欧洲大多数国家和其他几个洲许多国家学会的荣誉成员,1910年在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研究所百年庆典仪式上被授予名誉医学博士。罗斯生性活泼和对真理的专注追求虽然也造成与一些人的摩擦,但他那受人尊敬的人格及他的天资聪颖使他在欧洲、亚洲和美洲拥有各种圈子的朋友。罗斯于1989年与Rosa Bessie.Bloxam结婚,他们育有两子(Ronald和Charles)两女(Dorothy和Sylvia)。妻子死于1931年,罗斯比她多活了一年,在长期生病后于1932年9月16日死于伦敦的罗斯研究所。

我国疟疾防治现状

世界卫生大会设立4月25日为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我国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2014年4月26日是我国第七个“全国疟疾日”。

我国曾是疟疾流行严重的国家,经过多年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消除疟疾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每年都有较多死亡病例。

对于输入性疟疾,比较典型案例的是2013年广西上林县加纳务工返乡人员事件。据统计,1995年上林县就已经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但近几年来,由于该县出国务工人员返乡,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加。上林县卫生部门共对2079名疫区返乡人员进行了血检,报告病例389例,所有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因此,若不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在广西传播和流行的风险极大。

疟疾的预防

疟疾的预防主要是指易感人群的防护,预防措施有:病媒控制,药物预防或疫苗预防。

病媒控制是全球现有抗击疟疾战略的根本要素之一。病媒控制能够成功减少或阻断疾病传播,特别是在疟疾高发地区。室内滞留喷洒和长效杀虫剂浸泡蚊帐是两种广泛适用的疟疾病媒控制核心措施,能保护人类不受携带疟疾病原的蚊虫叮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抗疟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威胁到已取得的脆弱成果。疟疾流行国必须尽快拟定并执行杀虫剂耐药性综合管理战略,确保及时的昆虫学耐药性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