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子,大作为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肿瘤治疗的利器
健康界2022-04-19
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一说到肿瘤,很多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然而,这又确是一个极为残酷、现实且离我们不远的疾病。
据统计,在中国恶性肿瘤是致死的首位因素,很多肿瘤患者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了,治疗极为困难。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等治疗方式,但肿瘤会出现耐药现象,导致复发和转移,医生仍会面临一些治疗困境。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简称粒子植入)治疗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原理是在CT或者彩超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密封粒子直接植入到肿瘤患者体内,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杀伤,使瘤体缩小甚至消失,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最后被杀死的肿瘤组织被自然吸收或排出,全面铲除肿瘤病灶。
粒子植入治疗联合靶向、免疫、放疗、化疗、介入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可以满足社会需求与临床需要。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在于:
1. 微创不开刀、消瘤效果好、副作用少、住院时间短、医保可报销、可重复进行;
2. 肿瘤内部可达到高放射剂量,周边正常组织剂量迅速衰减,最大程度杀伤肿瘤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3. 通过术前计划设计、术中3D打印模板辅助和CT、彩超影像引导,可以实现粒子在肿瘤内的合理分布,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保证治疗的精确性。
因此放射性粒子植入对于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外照射放疗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挽救治疗手段。
目前国内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上百家医院开展了此技术。在美国有近400家大型医院开展此技术,有专业协会(ABS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进行世界范围的行业管理和学术指导,并有严格的技术流程,已是成熟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症十分广泛,包括了全身各处的中晚期肿瘤: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盆腔肿瘤、骨肿瘤、软组织肿瘤、淋巴结转移瘤等。
小粒子,大作为!
粒子植入治疗病例分享
陈大叔,66岁,2016年诊断为肺鳞癌,先后行手术、化疗、靶向等治疗,2019年颈部淋巴结转移,放疗后复发,肿瘤越来越大,行粒子治疗后,颈部肿瘤消失,后续行药物治疗控制肿瘤转移,患者得肺癌至今,已满6年了!
田大叔,58岁,2019年诊断为肝肉瘤样癌,行手术治疗后半年,胸壁出现转移肿瘤,疼痛明显,穿刺活检确诊为转移性肉瘤,行粒子治疗后,胸壁肿瘤消失,后续联合化疗、靶向药物控制肿瘤转移。
张大叔,60岁,2019年诊断为肝癌,行介入治疗后肝脏肿瘤控制良好,2020年4月,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将会压迫胆管,往往只能活3个月左右,这个肿瘤手术切不了,化疗、靶向药物也消不了,行粒子治疗后,肿瘤被灭活,患者又获得了新生!
张大叔,64岁,是一名骨科医生,2020年2月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因为没有及时住院治疗,腿部肿瘤迅速长大到拳头大小,肿瘤引起疼痛、破溃、行走困难,不能下床。于2020年3月诊断为腿部皮脂腺癌伴肺、脑转移,行粒子联合药物治疗,肿瘤明显缩小、疼痛消失,患者能下床行走,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到现在已经满2年多了!
熊大爷,72岁,患有糖尿病,2020年诊断为前列腺癌伴骨转移,骨转移瘤引起疼痛、行走困难,熊大爷长期靠吃吗啡片止痛治疗,行粒子治疗后,骨肿瘤明显缩小,疼痛消失,后续口服药物治疗前列腺癌,到现在已满2年了,再也不需要吃吗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