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新医改的下一个“十年”,我们要关注什么?
健康界2021-02-23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医改新纪元。
新一轮医改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主要核心建设内容,方案中还强调了八个机制的建设工作,简称“一个目标、四梁八柱”。而“四梁”中的“后三梁”也在医改的推进过程中,演变为今日耳熟能详、并在整体医改中发挥了巨大价值的“三医联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十年已经过去,文件中所提及的“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的目标已经实现。而随着“十三五”画上圆满的句号,深化医改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已经明确了基于“健康中国”战略框架下的医改目标。
然而,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医改的每一步都牵涉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其错综复杂的程度绝非目标中的寥寥数语可以概括。“难啃的骨头”还有哪些?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疫情防控又给医改带来了哪些新启示?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医疗保险(ID:zgylbxzzs)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开展了一次访谈。
记者:新医改的上一个“十年”已经结束,您能否简要评价一下?
记者: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您认为推进了医改哪些方面的工作?
记者: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和国家相关规划,对于新医改的下一个“十年”,您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有哪些?
记者:您刚刚提到的“公立医院薪酬、人事改革”和“价格改革”两项工作,是医改界多年来公认的“难啃的骨头”,您认为改革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记者:您认为破解这些难点的关键在哪里?
记者:您能否举例说明医保和卫生应当如何加强配合,以提高改革的“协同性”?
记者:除了上面提到的,未来十年的新医改还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