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不对更影响寿命!做错2件事,不止是发胖、高血脂、高血糖…
健康界2020-03-17
对每个人来说,一日三餐都是头等大事,人体的健康要依靠饮食来保障。其中,晚餐就是特别重要的一餐,很多人以为“吃得好”最重要,但其实“吃得对”才是关键。
如果吃不对,那么肥胖、高血脂、肠胃不适等等都可能出现苗头!同样的食物若进食时间不对,也产会生不利影响,晚餐越晚吃,脂肪越容易积累。
晚餐吃得晚
可能降低燃脂效率
研究表明,晚上10点吃夜宵的人,比晚上8点吃晚饭的人,在夜间的脂肪燃烧量更低。换言之,长期在睡前大量进食,诱发肥胖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夜间消化效率低
夜间睡眠时活动量小,肠胃蠕动变缓,消化效率降低, 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 容易增加对脂质和糖分的吸收。
2、通常以“速食”为主
深夜吃晚餐或者夜宵时, 可选择的食物种类有限, 多数人也不愿意大费周章,通常都以加工的速食为主。像是饮料、油炸方便面、面包、火腿等,这些食物通常含有 高热量、高糖、高碳水化合物或高盐, 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增加血脂、血糖和体重。
3、容易暴饮暴食
晚餐时间过晚,和上一餐间隔时间长,则饥饿感更强烈,很容易因此暴饮暴食。长期如此不但加重了肠胃负担,扰乱了消化代谢机制,还可能诱发 胰腺炎、胆囊炎、肝炎或胃炎 等消化道慢性疾病。
建议:正常的晚餐时间为晚上6~7点,但也不绝对,一般与午餐间距6小时左右比较好;从晚餐进食到睡觉建议间隔4小时以上。
晚餐缺乏主食
可能影响寿命
除了晚餐的时间,晚餐的食物搭配也很有讲究。不少人认为晚餐要吃少,而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多吃会发胖,于是不吃主食。但这样反而可能缩短寿命!
碳水化合物必不可少
如果缺乏碳水化合物,不仅会营养不良,还可能削弱各器官功能。 《柳叶刀公共卫生》曾发布一篇对43万人长达25年的随访研究的文章,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处于中等水平的人死亡率最低,而摄入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预期寿命。
晚餐怎么吃才健康?
记住这几点
看到这些晚餐“吃不对”的危害,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了!但具体要怎样吃好、吃对晚餐呢?这里有简单几个原则:
1、有干有稀各一半
米饭、馒头等干饭和稀粥的消化速度、升糖水平和碳水化合物吸收量都是不一样的。干粮能 增强饱腹感, 避免夜间饥饿;稀粥 可保护胃黏膜, 便于消化,各有各的好处。 肠胃健康的人,晚饭干稀各占一半即可;糖尿病人群,尽量以干饭为主;肠胃弱的人,可适当增加稀粥等食物。
2、有荤有素1:2
由于夜间人体对脂肪的消耗能力下降,所以应少食油脂,荤菜和素菜比例为1:2或者1:3都可以。
3、无辛辣重口味食物
辛辣重口的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不适合晚上吃。因为辣椒素等容易对消化道产生灼烧感,刺激神经兴奋,还容易引起腹泻,如果晚饭时大量食用可能 导致入睡困难,降低睡眠质量。
4、无高酒精、碳水化合物的饮料
不少人认为喝酒有助于睡眠,但实际上是酒精麻痹了神经中枢,强行让人反应迟钝、昏沉易睡罢了。入睡后,酒精仍然会对 肠胃、肝肾和呼吸系统 都带来有害刺激,得不偿失。 而晚饭时若饮用高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可能让大量葡萄糖在体内积留,被肝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更容易引发肥胖。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编排:健康河北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