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爱耳日:这个损伤听力的做法我们每个人都在犯
健康界2019-03-03
今天是世界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
这让我想起了成都这个城市,因为成都与“耙耳朵”和“掏耳朵”这两个名词密不可分。
“耙耳朵”这个词在四川话里的意思就是怕老婆的男人,因男子结婚后常被老婆揪耳朵而形象地留传开,“耙耳朵”一词正是形容男子耳根软,怕老婆。
“掏耳朵”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是一种手艺活儿的俗称,文雅一点称为“采耳”。甚至有游客不远千里来成都,图的就是体验这种快活似神仙的享受。
您可不要觉得好笑,成都人掏耳朵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一种传统,它是成都人闲适生活的缩影。
掏耳师傅们,手头的家伙式,有耳耙子、鹅毛棒、夹子、棉花棒、双氧水、头灯等等,总能掏到你平时掏不到的地方,让你被掏后觉得飘飘然、爽歪歪。有一位老外在成都锦里体验掏耳朵后的感觉,只说了一句:“愉快的颤栗”。
这么舒服,掏耳朵真的好吗?
记得去年曾经有报道,一位重庆的小伙子在家掏耳朵,把自己的鼓膜也掏出来了,导致了听力永久的损伤。
我们小时候也都有掏耳朵掏到出血的经历。
记得每次回家给母亲修剪指甲,母亲都会吩咐一声,大拇指和小指的指甲得留着。原因是大拇指指甲可以剥各种豆荚,小指指甲可以留着掏耳朵。
这掏耳朵,虽然有各种掏法,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超级丁友情提醒: 耳朵可以“耙”,但却不能“掏”。
掏耳朵就是我们常说的掏耳屎。
耳屎在医学上有一个专业名称,叫耵聍,是指耳道内皮肤腺体分泌的液体,它于灰尘和皮屑混合形成耵聍。耵聍分干性和湿性,黄种人干性多见,白人和黑人湿性多见。
有人肯定会问,耵聍(耳屎)每天都在分泌,不定时清理,会不会把我们的外耳道堵死,影响听力?
我的回答是不会。
因为大部分耵聍(耳屎)是会自动排出来的,外耳道的皮肤有自动向外移行的功能,换句话说,外耳道皮肤可以将这些耳垢向外运送并排泄出去。
就是你不管它,不掏耳朵,也会通过咀嚼、说话及张闭口(如打哈欠等)、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体位的改变等因数带动外耳道不知不觉的排出来。
但也有一些人,不能自动排出来,聚集在耳道上,包裹呈团块,引起耳道耵聍栓塞。如出现这样的情况,会出现耳痛,耳胀,听力下降等问题,还会引起炎症。这时,你应该到医院,让耳科的专业医生给你掏。
还有 一些朋友习惯用棉签或者手指头掏耳朵,这也是不可取的 ,这些动作有可能会将耵聍向耳道深处推挤,甚至会达到到耳膜的位置。
掏耳朵有哪些危害:
1.经常掏耳朵,特别是使用金属耳扒、钥匙、发夹、火柴棒等锐器,会破坏外耳道黏膜,引起损伤,容易出现感染情况。
2.经常掏耳朵,耳道黏膜的腺体收到恶性刺激,耳屎反而会分泌过多,容易形成耵聍(耳屎)栓塞。
3.经常掏耳朵,可能会引起鼓膜损伤,甚至鼓膜穿孔、破裂,撕脱等,造成听力损伤。
4.经常掏耳朵,特别是去路边、发廊、浴室等所谓的专业掏耳朵处,使用的掏耳朵器具根本不消毒,有大量的细菌、真菌、霉菌、甚至血污残留,会造成严重的交叉感染,有的还会引起颅内感染。
再说了,耳屎对身体还是有作用的。
1.首先它能滑润耳道防止耳道干燥,发痒。
2.其次,耳屎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还能够阻止飞虫等异物直接进入耳道刺激耳膜。
3.耳屎能够维持外耳道的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我们在游泳、洗头、洗澡的时候,万一不小心把水弄进耳朵了,只要把头歪向进水耳朵那一侧,同时用进水耳朵那一侧的腿做单腿跳跃动作。等水分从外耳道流出来以后再用棉签吸干水分。
耳朵进小虫子了怎么办?
虽然小虫子进入耳朵的概率很小,但在夏天也会偶尔发生,遇到这类情况,有两个简单的处理方法:
虫子喜欢往有光的地方跑,可以在黑暗处用手电筒照着外耳道口,虫子可以自行爬出。
为了避免虫子在外耳道活动损伤黏膜及鼓膜,可以在耳朵内滴入一滴橄榄油,然后将耳倾斜一边,目的是杀死虫子。最后再去医院让耳鼻喉科医生帮忙取出来。
特别提醒大家几点:
1.我们在乘坐飞机的过程中,因为气压的改变,耳朵会产生短暂的听力障碍及耳道疼痛。建议大家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嚼口香糖,随着咀嚼和吞咽动作,耳咽管会随时开合,空气就可自由地出入中耳腔,使得中耳内压和外界大气压力保持正常平衡状态,耳部不适感就会减轻或消失。当然,正在感冒、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出现问题的人,最好不要乘飞机,以免诱发中耳炎。
2.家里有宝宝的朋友注意一下,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听觉,这个阶段不宜接受较大声音刺激,过大刺激可造成听觉损伤,给孩子洗澡、洗头时注意别让污水灌进耳道,以预防外耳及中耳炎的发生。
3.年轻的宝爸宝妈们还应该注意正确喂奶和喂水姿势,即把宝宝抱起来,取半卧位姿势,而不是让宝宝躺着喝。如果母乳过于充足,压力较大,可以使宝宝头稍低,这样可避免呛奶或吞咽不及时误入到耳咽管造成感染,引起急性中耳炎。
4.使用耳机听音乐时间不能过长,我们有些年轻朋友喜欢经常使用播放器或者手机耳机听音乐、玩游戏、追剧等。切记不要将音量调的太大,更不要长时间地使用,因为这样会使你的听力下降,如果想长时间使用,尽量不使用耳机。
5.保健之道多补肾。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减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平时可以多服用一些补肾的食物,如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这些食物对保护听力有一定的帮助。
超级丁医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高级师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首届应急救护大赛冠军,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江苏分盟专家顾问团成员,全科副主任医师。参加临床工作20余年,在急救、普外、骨科以及全科领域有一定的经验,是您值得信赖的医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