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医院夏照帆等9位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国之名医”荣誉称号
健康界2018-08-02
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于7月20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大会共设“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国之名医·青年新锐”四个荣誉称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夏照帆、熊源长教授荣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白冲、张卫、李成忠、高旭、宋建星、唐洪泰教授荣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张振声教授荣获“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荣誉。
国家名医盛典系列活动得到医疗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由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共60家分会主任委员或副主委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团委员,经过初选、主席团评议、公示、征询意见等环节推举发布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国之名医系列榜单,共评选出362名临床工作突出,科研贡献卓越,患者口碑良好的医生群体。
大会由人民日报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相关60家分会联合主办,以“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旨在推举发布国之名医系列榜单,展示国之名医群体形象,共同为营造名医成长、成才的社会氛围,推动中国医改纵深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人物简介
夏照帆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烧伤外科)及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是国际烧伤学会(ISB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从医执教37年,始终致力于烧伤疾病的临床诊疗、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的烧伤外科专业人才,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是我国烧伤外科专业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统战部和宣传部联合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项目等2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近年来,带领团队出色完成30余次重大事故和灾难性事件的烧创伤救治任务。
熊源长
长海医院麻醉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临床疼痛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学会疼痛医师学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性疼痛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疼痛微创介入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血管通路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国际麻醉和复苏杂志》通讯编委,《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上海医学》远程审稿专家。从事临床麻醉及疼痛诊疗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危重病人的麻醉与围手术期处理。在颈椎病、腰腿痛、骨关节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围术期镇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参与申请并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基金3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曾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四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国际疼痛学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一项。
白 冲
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整合呼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呼吸医师分会介入呼吸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兼肺癌学组组长。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会员(FCCP)。擅长肺部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呼吸系统疾病介入诊疗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工作。以第一申请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5项,主持卫计委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研科研经费721万。发表SCI论文28篇,总影响因子79.949。第一申请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08年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2009年获总后军队院校“育才银奖”,2012年获上海市医学会管理学分会“优秀讲师奖”, 2017年获“上海市优秀呼吸医师”,2018年获“全国优秀呼吸医师”。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张 卫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导。现任第二军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结直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造口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微创和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亚微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普通外科质控中心结直肠专家组组长,中国上海肿瘤防治联盟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委员会肛肠学组副组长。《中国外科年鉴肛肠外科分册》主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大肠肛门病杂志》编委。曾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成果1项,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持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基金3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4部,参编7部。医疗特色:专长结直肠肛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特别是低位直肠癌保肛的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独具特色。牵头长海医院大肠肿瘤多学科门诊。熟练掌握电子肠镜的检查、治疗,以及肛瘘、痔等肛门部良性疾病手术治疗。
李成忠
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全军传染病专科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肝病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感染/传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肝脏》、《实用肝脏病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等编委。主编主译医学专著3部、参编12部,发表论文5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承担“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分中心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分中心1项,肝炎基金会光辉基金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2等奖1项、3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3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2等奖1项。擅长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高 旭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达芬奇机器人国际培训中心副主任。临床擅长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全程管理和优化治疗,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泌尿外科技术以及复杂、疑难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治为业务专长。创新性地开展影像融合引导下的前列腺靶向穿刺、个体化改良术式防止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创用多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性神经和尿控功能的新型术式,负责全国前列腺癌多中心数据库的构建和数据分析、晚期前列腺癌规范化治疗模式的建立和实践,从而显著提高了各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荣获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金膀胱奖”及“郭应禄泌尿外科青年医师奖”,入选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9 项省部级以上奖项。
宋建星
长海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脂肪移植面部微雕、隆胸、注射美容,在眼部美容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担任美国整形外科学会(ASPS)国际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脂肪医学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分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整形与美容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脂肪整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脂肪学组组长;《中国整形美容外科杂志》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唐洪泰
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烧伤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全军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烧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烧伤杂志》、《中华危重病与急救医学》及《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等。
长期从事烧伤、烧伤整形和创伤救治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以各种烧伤(包括热力、化学、热挤压、电等)治疗、难愈性创面及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包括糖尿病足、下肢皮肤溃疡、放射性皮肤损伤、褥疮、皮肤撕脱伤等)、烧伤整形和瘢痕防治等专业特长。2006年至2008年作为我军首位军医赴德军临床学习整形、烧伤、手外科及创伤外科。2018年获国家名医盛典-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承担多项国家、军队和上海市重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专利3项。
张振声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全军泌尿外科学会青年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学会内镜诊疗质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浦江人才”,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上海考区临床实践技能主考官,上海市卫计委医苑新星健康讲师。2013年3月由国家公派赴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中心、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泌尿外科研修膀胱癌综合诊疗一年。专业方向:专攻尿路上皮肿瘤(膀胱、输尿管、肾盂),泌尿外科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并熟练完成常见泌尿系肿瘤(肾脏,前列腺,肾上腺)根治性手术。第一完成人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膀胱软镜在泌尿系疾病诊疗中的创新性应用),第二完成人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膀胱癌诊疗新技术应用及发病机制研究),主要完成人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基金5项。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总结临床经验和技巧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 14篇。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参译2部。
文章来源于上海长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