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气为万物之资始,非此气则万物不足以长养,非此气则人类不足以生息,人禀气而生,舍气而长,人之一生,一气而已”。
气在人体中不断循环,与血相辅营养全身。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运揭示“天道—气化—物候(病候)的关系”。气不足,轻者得病,重则危及健康。在万物始发的春季,我们如何养好“五脏”之气,夯实生命之本呢?
养肝气,莫嗔怒
(图片来源:百草益寿)
肝气畅达,人体气机才能通畅。春季由于阳气升发,容易导致肝阴暗损、肝火上冲,若再不善于调整情绪,郁怒伤肝,最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及肝脏疾病,防止“郁怒伤肝”才能疏泄条达气血流动。
调养方法:
大敦穴:赤脚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左旋15次,右旋15次,更换脚复按。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
太冲穴:盘腿端坐,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沿骨缝间隙按压前后滑动,20次,换手脚复按。清热升气。
养心气,少思虑
人有所思,必有所虑,但是过多的思虑,则伤心气损健康。失去心气的润泽,人会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无形之中也加重了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调养方法:
冥想可以把心、意、灵相融合,使人专注当下,告别负面情绪。基础的方法是随息法: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使意念跟随自己的呼吸自然出入,一旦呼吸间脑中有杂念,则停止重新让意识跟随呼吸,冥想后一切归于平静。有些东西,不要处心积虑,汲汲以求,以免失去心理平衡影响健康。
养胃气,美饮食
脾胃主运化水谷,运化水液,统血,生清。胃气佳,统血能力更强,消化吸收和全身供养形成良性循环。《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简单来说,就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调养方法:
养胃可以选择土豆(和胃、健脾益气),赤小豆(利尿、消肿、健脾),洋葱(温胃、祛湿、缓解胃气上顶),糯米(保温御寒,补益胃气)。同时避免暴饮暴食,食不定时。
养肾气,常咽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在液为唾,其华在发,肾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机能活动之本,一有耗损,诸脏皆病。肾气不足常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黑眼圈,面容憔悴等。
调养方法:
古代医家对唾液极为重视,认为是人身甘露、金津、玉液。唾液是由肾精所化,能滋养肾精,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体毛发。经常用舌尖轻舔上颚十数次,唾液盈口缓慢吞下。同时按摩脚底涌泉穴也能补益肾亏,延年益寿。
养肺气,做运动
肺娇贵,调养以宣散为主。当我们肺气不足时,常见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声短、乏力、易感冒等表现。
调养方法:
一个简单的下蹲的动作,可以增加肺活量,活动膝关节,强筋健骨,每次5~10个,做2组,不宜过快。
另外,人在深呼吸时,能够推陈出新,腹式呼吸和下蹲动作相互配合,能够达到益气缓膝、补益肺气的效果。
参考资料:
李游, 尹婷. 五运六气与中医体质学研究[C]//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2008.
李政, 张敬文, 仵倚, et al. 中医形、气、神与道家性、命、息相关性探析[J]. 江西中医药, 2018, v.49;No.421(01):12-14+20.
杜斌. 阳气春来发,养肝正适时[J]. 医师在线, 2017:37.
张湖德. 土豆, 腐竹, 洋葱, 糯米都是养胃的[J]. 农产品加工, 2005(06):28.
刘峰. 数好呼吸养肺气[J]. 当代老年, 2015(9):44-44.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