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医改下的疫情防控,既“刚”又有人情味!

2020
03/13

+
分享
评论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人民医院
A-
A+

“他们平时是居民身边的好医生,这段时间是抗疫前线的疾控战士,罗湖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是真正的多面手。”作为“罗湖医改”的两位重要推手,罗湖区卫健局局长郑理光与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不约而同地谈到社康医生在此次疫情联防联控中的重要作用,孙院长的观点是:“我们说医务人员是防控的一线,实际上,一线的一线是社区的‘三位一体’人员。”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38个字深入人心,也一再被郑理光提及和重温。他说,罗湖医改就是呼应了习总书记的要求,而此次疫情防控正是对罗湖医改成果的全方位考验。对此,罗湖疾控专家旷翠萍也有同感,罗湖医改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则为辖区居民提供了立体式、全覆盖的防控服务,帮助在此次抗疫大考中赢得高分。

重基层、强社康的“罗湖医改”的优势,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和展示——罗湖区56家社康中心参与了83个社区防控“三位一体”小组,社康医生在一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医改后,卫健系统及医院集团的“人财物统一管理”,让罗湖的疫情防控在人员调配和物资调控上做到了有序、稳定和不乱。而“医卫融合”、“教卫融合”与“医养融合”等医改举措形成合力,发挥了超强的战斗力。

——郑理光


“粮草”与“兵马”同行

 “医联体”进行立体式防控

如果说疫情防控是一场战役的话,罗湖以全区一盘棋的思维,在“兵马”与“粮草”上做了非常有序的准备。罗湖区卫健局副局长孔舒告诉记者,区卫健局与罗湖医院集团协助区政府建立区应急物资储备库,紧急抽调罗湖医院集团的成熟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对全区防疫物资进行统筹管理,理顺了程序,明晰了出入库。同时,在疫情防控前期,把医院大量的医用口罩、防护服等资源交给区政府统筹调配使用。

“我和孙院长在春节前就做了准备,防疫物资比较充裕。”郑理光表示,“整合型医联体”使得全区医疗资源统筹管理运用与人员合理搭配使用的效率很高,效果很好,“罗湖区没有出现医护人员紧缺的情况,我们还向市里提议,希望组建罗湖医院集团医疗代表队,随时可以支援湖北。事实上,我们在疫情暴发初期,就有1300多名医护人员报名请愿去前线”。据他透露,罗湖卫健系统共有近3000位医务人员战斗在罗湖的10多个抗疫战场,并有前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的彭绵、李卫青、张馨尹、魏东等4位医生,以及前往湖北一线进行支援的罗湖中医院ICU主管护师杨艳。


那么,罗湖的抗疫战场都分布于哪些地方呢?


春节前,罗湖就设立了8个交通、口岸、车站体温监测点,其中包括深圳火车站、罗湖商业城汽车站、银湖汽车站、文锦汽车站、侨社汽车站、东湖汽车站、罗湖体育馆花市、人民公园月季展,后面还增加了清平高速神龙收费站出口。在上述防疫检查点,医护人员协同各部门做体温检测、健康咨询、追问流行病学史和异常体温转诊等工作。同时,在罗湖医院与罗湖区中医院设立了两个发热门诊,在区党校设立了密接者观察区,在翠竹街道和笋岗街道分别设立了两个“健康驿站”,还建立了全市首个一线医务人员休息加油站——“天使驿站”。罗湖分别在布吉检验医学检验中心与区疾控中心设立了两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并成立了60个人的核酸检测采样团队,到辖区10个街道进行入户采样。

“罗湖区慢性病院还派驻31名心理咨询师到社区、医学观察点及健康驿站开展心理干预,有1190名医护人员在线上服务。‘罗湖医改’后的疫情防控‘无死角’,包括看守所、戒毒所、老人病院等各种场所,做到对辖区居民全覆盖、立体式的服务。另外,罗湖辖区所有医院和社康中心在疫情期间全部开放,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居民的所有诉求都能够得到呼应,包括慢性病人的用药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郑理光


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同样没有缺席。罗湖区中医院组织院内专家包括省名中医吴红彦、尹燕耀教授及林晖明博士等,配制出可增强人体抵抗力的防感汤。自1月21日以来,出动人力约500人次,发放防感颗粒和防感汤近4.6万剂(约12万袋),惠及约3万人,为战斗在一线的防控工作人员、交警及居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此举得到了区委书记罗育德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疾控与医院并肩作战

 “医卫融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医卫融合’使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的目标和方向趋于一致,罗湖区疾控中心全员参与此次防疫,并与罗湖医院集团形成紧密合作的战斗团队。疾控中心起到专业与技术上的参谋和智囊的作用,罗湖医院集团的医务工作者从人手及健康服务上给予保障,让罗湖的疫情防控工作能够精准开展。”

罗湖医改最大的亮点之一——“医卫融合”在这次战疫中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罗湖医改以来,区疾控中心培训社康中心的公共卫生医师在日常防控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夯实了辖区的基层公共卫生网络。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这些经过日常训练、拥有专业防疫知识与技能的社康医生,在社区“三位一体”小组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湖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卫民


据介绍,在密切接触者管理方面,疾控中心与医院集团无缝连接,追踪到密接者后,首先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和采样,医院集团派出救护车将密接者转送到隔离观察点。在疑似病例管理方面,医院集团将春风分院作为疑似病例的留观场所,收治辖区内除深圳市人民医院外就诊的疑似病例,降低了其他医疗机构的扩散风险,承担起了集团的责任。对于确诊病例,罗湖区疾控中心积极介入,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认真调查分析患者14天活动轨迹,排查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和落实疫点消毒工作。在实验室核酸检测方面,医院集团承担了大量的检测任务,让疾控中心有精力对重点人群开展检测。刘卫民表示:“可以说没有医院集团的参与,如此大量的采样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罗湖还全市首创进行企业复工复产的防疫保障指引,医院集团抽调200多名医生加入到复工复产保障团队,下沉到各街道社区提供更加精准的防控保障工作。张潇潇是罗湖医院集团的一名全科医生,从大年初二开始,她便投入防控一线。而从2月4日起,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引工作,“我们走进企业内部,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线上教学并答疑。” 为了缓解企业的担忧,罗湖医院集团积极对接,主动上门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为企业高风险人群进行全面筛查。在重点人群排查工作中,集团抽调40多人组成采样组,对居家隔离、健康驿站、涉外人群进行采样检测。


“在公立医院系统,我们与疾控中心合作进行的核酸检测,在采样数量、检验时间、检验质量和数量上全市名列前茅,为罗湖新冠肺炎的防控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郑理光


另外,罗湖医院集团旗下的罗湖医学检验中心按照区卫健局和罗湖医院集团的部署,全力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据该中心主任张秀明透露,从1月26日到3月5日,实验室共检测28812例,其中集团内4家医院11427例,社管中心和疾控中心(CDC)共5365例,上门采样企事业51家共采样5456例、7家医院共采样6106例,市场运营部外出采样合计16928例。

在防控物资调配上,罗湖坚持必需、必要、合理原则,科学评估防疫物资需求,做好全区物资统筹调配、储备分配,全力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和辖区机关、企业、居民的工作需要。


来自社康的全科医生 

在不同抗疫战场大放异彩


对于这场战疫,罗湖很早就行动了。如前所述,罗湖医改的亮点之一,是下沉医疗资源做强社康中心,来自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因此大放异彩。


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林锦春表示,自1月17日开始,罗湖区共有1400名社康一线工作人员投入战斗,其中,302人参加社区“三位一体”工作小组,与社区工作站、警务室联动,上门开展健康监测。207名医护人员到8个口岸、交通、车站等体温监测点,协同各部门24小时轮班做好防控点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等防控工作。另外,在罗湖区卫健系统,康君社康联合体是个独特的存在,它是“民办公助”的社康医联体,他们由遍布罗湖7个街道办事处和28个社区的19个民营社康中心组成,是罗湖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每个社区“三位一体”小组

都有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提供医疗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初期,罗湖充分发挥“社康中心是社区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组建社区“三位一体”小组,积极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监测、发热人员排查和追踪、居家隔离居民健康服务等工作。全区56家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与区疾控中心配合,对83个社区的疑似病例和发热病人及早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守护着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罗湖金鹏社康中心主任郑岳就是走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典型代表,他所在的社康中心的9个医生组成7个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包括金湖、金岭、梧桐山、东晓等五个社区31000位居民的健康,他说:“抗击疫情需要团队的力量,需要‘三位一体’小组相互协作,更需要居民朋友的理解,我们会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


而对于从疫区返深人员,则被送至位于翠园街道与桂园街道所设立的两个健康驿站进行14天的隔离。在这里,医务人员会安排他们“一站式”检测体温、登记信息、办理入住、扫码入群,医护及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答疑解惑,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回应和满足入住人员的需要。同时,食物由安保人员统一配送,生活垃圾及整栋楼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杀。“隔离疫情不隔离爱”,工作人员还为驿站入住人员准备口罩、水果等防护物资和慰问品,为他们送上温暖和关爱。另外,1月27日,罗湖设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来自罗湖区人民医院党政办的副主任江东担任该观察点负责人。从大年初二开始,江东已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初期三四天才回家一次,到后期基本上都住在隔离点了。据他透露,截至3月5日,罗湖集中医学观察点共接收密切接触者等共计139人次,其中已有136人次解除医学观察。据了解,至今共发现了3例阳性病人。通过小程序抽样调查,他们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主动关心其身体健康和及时回应处理问题两个方面,均是百分百满意。


在林锦春看来,医改后的社康中心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联防联控作用,全科医生积极与社区、警务室多方联动,共享信息,精准把控,按照“三位一体”职责落实健康监测、健康管理和疾病追踪。发现发热患者且有流行病学史,会同专家会诊,就地隔离,及时转上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发挥家庭医生服务长处,做健康管理。充分利用集团家庭医生服务热线(0755-21882333),开通“疫情专项咨询和心理干预咨询”,利用医院集团互联网医院,接受居民网上就医、咨询,随时了解咨询如何自我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诊疗等问题,并提供其他健康咨询、社康中心服务和联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等。记者了解到,不少家庭医生还在疫情期间为不便出门的居民提供上门送药服务。“未来,我们社康中心医生的待遇是要高过医院医生的,我希望能高出20%,真正把社康做大做强。”郑理光补充道。


“罗湖医改四年来,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去年罗湖区的健康素养提高至41.59%,带给了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进一步彰显了辖区居民在战疫中防控意识的提高。”区卫健局副局长刘岭表示,健康素养的提升,增强了罗湖居民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自我免疫力。


医养融合与教卫融合

孩子在开学第一课唱《洗手歌》,老人院的老人有了“临时儿女”。


“洗洗手心手背,洗洗手指缝呀……”2月17日,深圳的孩子穿着礼服唱着国歌开启直播中的开学礼,而罗湖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则在这场云课堂里,唱响了一首《洗手歌》。孩子们在歌曲中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从根本上切断经手传染疾病的途径,共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火墙”。这是“罗湖医改”中另一个亮点——教卫融合。2018年,罗湖区卫健局联合区教育局开展“宝宝手卫生计划”行动,这首原创歌曲横空出世大受好评,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5等多个电视频道与各大网络媒体以及罗湖各医院平台播出,并获得“我的童年我的歌”2019年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优秀奖。另外,2月26日,罗湖区疾控中心还为学生录制了《2020年罗湖区校园健康教育课(儿童篇)——养成卫生好习惯,平安健康新学年》,在线教小朋友如何正确洗手、戴口罩,锻炼身体等。


孩子们能够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各种关爱,那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罗湖的老人过得怎么样呢?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是罗湖区首家医养结合医疗机构,该院邱传旭院长告诉记者,为确保院内住院及养老老人的安全,老年病医院与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多次召开临时联席会议,并共同实施“临时封院”,增派安保人员在院内各个出口,严控人员进出。老年病医院还向区社会福利中心支援84消毒液20升、各类口罩1800个、29支水银体温计及1支电子额温枪。老年病医院的医护人员时刻留意长者的情况,并在病区内设立了隔离病房,将老年病科的207房和老年性认知障碍科的208房作为两个病区的隔离病房,专门收治具有发热症状的院内老人。同时,老年病医院还为住院患者及新入院患者作核酸检测,至今已提供59人次核酸检测服务,测验结果均为阴性。

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

老人得到“临时儿女”的关爱


而入住于罗湖区福利中心的570名长者,较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到老年病医院的门诊部开药。疫情期间,为了减少老人外出风险,老年病医院的护士统一替福利中心有需求的老人们在老年病医院门诊部开药,并做好专人取药的传递工作。封闭管理期间老年病医院的两个病区原则上谢绝家属探访,病区的医护人员便开始当起长者的“临时儿女”。


“我们对老人的防控因为有集团的有力支持,是少有的不为防控物资发愁的机构了。在福利中心,除了民政系统自己的调配,我们也通过集团为中心护理人员提供口罩等急需防护用品。我们还派人到别的区养老机构提供一些院感、个人卫生、隔离的指导和培训,我们并不是指定的单位,只当是为社会做点小贡献吧。”

——邱传旭


另外,罗湖的黄贝岭养护中心,同样实行封闭式管理,谢绝家属探访,严格落实相关防护措施,以保障老人身体健康。同时,还实行分餐制,由工作人员送餐到每个楼层和老人房间,降低风险。在实行封闭管理后,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安抚老人情绪,通过视频及照片的形式,增加老人与家属的沟通联系,以稳定情绪。

更让人暖心的是,针对孕产妇与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罗湖区卫健局率先在全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针对孕产妇居家、外出产检、居家隔离(硬隔离)期间、产科门诊、疑似或合并感染孕产妇、新生儿院内防控制定了六大指引。同时,罗湖医院集团妇产中心专家张帝开主任医师结合六大指引,于2月16日下午通过“第一现场”和“健康160”进行直播,对各类妇产问题进行科普指导,大受老百姓的点赞。

可以说,“罗湖医改”所形成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自然地起到了关爱老人、孩子、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作用,让罗湖人倍感暖心和安心。


党建引领,党旗飘扬 

罗湖卫健系统党支部、党员

在战疫中冲在最前面


“我是党员,我报名!”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罗湖医疗系统通过党组织发动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凝聚了强大的战斗力。罗湖中医院ICU主管护师杨艳在出征雷神山前,便积极主动申请到发热门诊负责发热患者的咽拭子采集工作,勇挑重担且表现突出,医院党组织把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进行培养。发热门诊一线的张创,社区一线社康中心的巫国彬、陈妙苑,作为发展对象,持续工作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连续作战,充分展现了一名党员应有的无私忘我、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2月11日下午,罗湖医院集团党委组织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入党宣誓仪式。在鲜艳的党旗前,张创、巫国彬、陈妙苑3名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的战士庄严宣誓,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湖卫健系统近400名党员自愿报名后备队,区中医院100余名党员郑重签下请战书,请求到一线发热门诊轮班值守;区直机关近300名党员志愿者在居住小区亮党员身份,主动参与联防联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设立党员先锋大队,在各街道、各医院等一线单位设立182个党员先锋队,5000名机关党员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截至2月24日,物资保障组累计采购、接收上级划拨和社会募捐各类物资如下:


●各类口罩200.91万只

●防护服12340套

●隔离衣62400件

●手术衣3450件

●护目镜6200副

●各类手套196.44万双

●鞋套1.5万双

●75%酒精5.76吨

●消毒粉550包

●84消毒液35吨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335盒

●各类测温计测温枪14138支

●其他各类防护物资若干


这些物资,已及时向一线医务人员和辖区机关、企业、居民进行了合理发放。



资料来源 :罗湖卫健局、晶报APP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改,人情味,疫情,社康,防控,罗湖,集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