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面孔——蒋微微:是妈妈,更是白衣战士!

2020
03/11

+
分享
评论
北京和睦家医院
A-
A+
疫情来袭,当“妈妈”和“医生”两重身份交织重叠时,她和她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2月12日午饭时分,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生办公室里,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位上打开饭盒准备吃饭,唯独儿科医生蒋微微还在盯着手机念念有词。

凑近一看,才发现她正通过家里摄像头的APP端,远程指导独自在家的儿子做午饭。‘’

摄像头下的远程“遥控”陪娃

蒋微微和爱人都是医生,平日里工作忙,两个孩子就交由婆婆帮忙照顾。疫情发生前,婆婆回老家过年,但紧接着赶上疫情封城,就没能按时返京。

由于2019年底外出培训,蒋微微早就申请好了从今年1月9日起补班,而爱人又是外科医生,工作节奏更是紧张。孩子怎么带?成了夫妻二人的难题。

于是,蒋微微立刻下单,网购了一个摄像头装在家里,开始了远程“遥控”带娃的生活。这么一来,夫妻俩一个人上班,另一个人在家看娃,上班的就在空闲时通过摄像头跟家里联络。

但没料到的是,摄像头才装几天,就派上了大用场。

爱人接到急诊手术没回家 娃娃自己蒸了锅米饭吃

自从夫妻俩开始独自带娃后,俩人在单位尽量调整工作时间,努力保证有一个人能在家陪娃。

2月12日,蒋微微上白班,而爱人则是前一晚的夜班,按照既往的情况,他上午就能回家,蒋微微就放心的出门了。

蒋微微在医院风风火火的忙碌了一上午,临近中午打开摄像头想看看家里的情况,发现儿子竟然在蒸米饭,而爱人并没有在家。原来,她的爱人临时接了台急诊手术,一直忙到中午还没回。儿子就自己蒸了一锅米饭,并从冰箱里翻出来咸菜配着吃。

83461583888657831

蒋微微说,以前就怕出现这种突发情况,所以特意教过孩子如何蒸米饭,没想到今天就派上了用场。

“看到儿子还知道自己配着咸菜吃,告诉我‘挺好吃的’,我很欣慰他能处理这种突发状况”。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孩子的懂事让她更加心疼和不舍。

“我不怕疫情,只怕漏诊,这个岗位需要坚守!”

蒋微微说,自己第一天出儿童发热门诊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有些打鼓,但她“打鼓”的原因,却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全。

“这个病谁都没遇到过,很多诊疗指南还在完善中,我们都是第一次面对它,我不怕疫情,就怕漏诊!”满脑子都是“绝对不能漏诊”的想法,蒋微微在工作中仔细再仔细,谨慎又谨慎。

在和睦家公益咨询电话全面开通后,蒋微微又担任起了儿科咨询电话“接线员”的工作。她还记得,第一天“上岗”就接了38个电话,其中一次连续通话了17分钟。她一只手拿着听筒,一只手在纸上不断记录咨询者的问题,并逐条回复,每天工作结束后,她的手都酸得抬不起来。

起初几天,咨询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蒋微微感觉得出来,很多问题是源于特殊时期家长们的焦虑心情。但让她高兴的是,随着防控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以冷静、积极的态度看待疫情,咨询的问题也越来越“对路”。

然而,这并不表示儿科医生们就可以放松警惕,蒋微微说,特殊时期她更加要求自己要坚守岗位。

27791583888706516

在儿科发热门诊接待过的,几位让她印象深刻的小朋友中,有一位小朋友因扁桃体化脓,发烧近40度,在家整整烧了4天,家长担心交叉感染,迟迟不敢来医院。她接诊后,扒开小朋友的嘴巴,看到扁桃体已经严重化脓了,再拖延会出大问题。

回忆起这次看诊,蒋微微的语速明显快了起来,声音也轻轻颤抖着,“我必须来上班,儿童发热门诊必须开,这个岗位也必须有人坚守才行,不然这些生病发烧的孩子,还能去哪里呢?这是我的职责啊!”

如今,蒋微微还与同事们一同坚守在发热门诊,他们日常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总会把鼻梁额头压出深深痕迹的护目镜,脸上还罩着戴久了就容易“喘不上气,像是要缺氧”的N95口罩,但从未打算离开。

蒋微微说,她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然而就像网上说的那样:直面疫情这场硬仗时,他们是医生,更是英勇伟大的战士!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