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
陈海萍,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是台州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重症病人的护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与陈海萍沟通的过程中,她说的三个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工作中的陈海萍。
护士的鼓励,便是她的动力 22床是一位60多岁的阿婆,也是陈海萍所在的病区病危患者之一,即使是100%氧浓度高流量呼吸湿化仪+储氧面罩双重使用,也总是氧饱和度偏低导致气喘吁吁,呼吸费力。 陈海萍说,这已经是很大的给氧量了。 每次看到老人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的痛苦样子,陈海萍的心里总是很难受,但对此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一个晚上,老人的情况很不好,也许是老人家太累了,吃不了饭,喝不了水,咽不下药。看到老人这个样子,当班的陈海萍马上和医生进行沟通,最后决定帮助她留置鼻胃管。 但是,老人惧怕插管时的不适感,坚决反对留置鼻胃管,任凭怎么劝说,老人就是不同意。 这时,陈海萍突然想到了老人经常让护士帮忙用手机和她家人视频,老人应该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于是陈海萍握着她的手说:“阿婆,您的家人都在家里期盼你早点出院回去,现在全国疫情都在开始好转,武汉也开始好转,我们希望你加油,早日出院啊!”
陈海萍和同事一起为病人翻身。 这一番话好像是给了老人一个希望一样,她不再烦躁和抗拒。 当陈海萍顺利为她留置好鼻胃管后,老人举起虚弱的手向陈海萍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嘴里艰难地说出了“谢谢”两个字。 陈海萍说:“我们,偶尔能够治愈疾病,经常可以缓解痛苦,但永远可以给予安慰。也许我们所做的有限,但是我们这双手和鼓励的话语,便是病人最能感受到的关怀和温度。”
陈海萍收到病人的感谢纸条。 发自内心关心他们便是最好 3月1日下午,陈海萍像往常一样穿好防护服进入病房,由于是下午4点左右,进入病房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晚饭发放给病人。 当陈海萍把饭递给6床的一位病人时,当他伸出手的那一刻陈海萍惊呆了。 这位病人已近60岁,他的手白白净净的,手指又细又长,给人一种很温和的感觉。但是他的指甲却很长很长,显得很突兀。 在重症医学科工作已10年的陈海萍经常为病人照顾生活,于是说:“大伯,您的指甲怎么这么长,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的,而且这样生活也不方便,我找把剪刀帮您剪一下吧!” 当时,陈海萍一直以为是大伯故意留这么长的指甲,舍不得剪呢? 但一听陈海萍说要帮她剪指甲,大伯激动地说:“太好了,我住院1个多月了,指甲老早就长了,但是没有工具可以剪。”
陈海萍为病人分发中餐。 “您先吃饭,等您吃完饭了我再帮您剪。”陈海萍说。 陈海萍返回护士站不一会,大伯快速地划拉几口就来到护士站找陈海萍。 “你看,指甲都很脏了,这样不疼吧?” “下次有什么需要就直接跟我们说。” …… 在护士站,陈海萍一边帮大伯剪指甲,一边唠起了家常,此时,医患的双方握在一起,多么和谐的画面呀! 剪完指甲,大伯开心地笑起来,伸出双手看了一遍又一遍,可爱地像个孩子。 陈海萍说,很多病人,其实无需我们为他们多做什么,只要发自真心的关心,多多观察他们,急他们之所急,便是最好的! 利用小技巧解决病人漏尿 陈海萍所在的病区有一名阿婆是位偏瘫意识不太清楚的患者,由于她的右侧肢体无法动弹,大小便也无法辨识,所以一住进来,护士便遵医嘱为她进行留置导尿管。 但是由于老年人尿道口松弛,导尿管时常漏尿。这样不仅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而且对老人骶尾部的压疮也是很不利的。 实在没有办法,上白班的护士只好为老人穿上了纸尿裤。有一个晚上,陈海萍穿好防护装备,熟练地进入隔离病房。
陈海萍帮助病人处理便盆。 当陈海萍了解了老人这个事情经过时,她想到了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常常也会出现这样的病人,解决的方法就是护士会在尿管处悬挂一瓶生理盐水,利用一定的重力使尿管水囊刚好堵住尿道口,从而避免漏尿现象。 “说不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她”。想到就做,陈海萍马上找出100ML的生理盐水,用医疗垃圾袋改装成丝线,悬挂在老人的导尿管上。
陈海萍鼓励病人勇敢与病魔作斗争。 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漏尿现象。 陈海萍说,当看到这个结果自己很兴奋,能够用自己医院的一些小技巧,立竿见影地帮助患者,很有自豪感。
供稿 | 方永乐
编辑 | 方方正正
责编 | 罗琳娜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