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科洞察 | 3.0拓客必修,划重点!别逃课!

2020
03/04

+
分享
评论
好的牙
A-
A+
向每一个触点,要转化。

68581583297913899

(原文首发【 好的牙 | ID:haodeya_DX 】公众号)

-要转化,可以 -

今天说疫后拓客及提升转化。没转化的,不叫拓客,叫投放耗散;都要转化,顾客已经到了3.0 Pro阶段,怎么增大成功概率?

“转化”,是这几年和齿科经营者的咨询对谈中,我们常常被问及的问题:

· 我投广告没问题,转化率/量能到多少?

· 我和你合作没问题,转化率/量能到多少?

· 我做异业活动没问题,转化率/量能到多少?

· 我每投100块,你能签对赌协议,保证我回收300块吗?

基于前三个问题,比较常规合理,我们往往会拿出可借鉴的竞品做同样投入的ROI作为参考标准,同时考虑因变量和自变量算出概率,交给B端客户自行决策。此前在新赛道掘金中提过目前大多营销投放都以CPM、CPT算。CPA、CPS的偏少,并且会反向评估广告主的基础状况,也就是要反向考核你的品牌,评估值不值得和你签合作协议。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定义这属“零风险超高回报”投资理财,不叫转化管理。从前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通常会说:P2P了解一下。毕竟巴菲特到2019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大约在20%上下,如每投100,要200%的收益率,这样的“神操作”,估计只能用“上帝视角”了。

大多数牙医朋友(诊所经营者)在这时候就会反问:如果每单位投入不能有单位产出,不能计算边际收益。都想要边际转化效果,非广告的齿科人士,怎么评估“加仓”还是“减仓”?

我们的答案是:

    优化经营罗盘上的规划,在各个渠道的结构上,结合品牌基础,做优化配置。


    听上去就是“教科书”式的标准回复,本着洞犀一贯的原则:人文,后科学。今天免不了要给各位一个“交代”的。

    - 面对顾客3.0 Pro,在“无序”中握紧“有序” -

    先说说:

    转化的定义和发展。

转化在消费者行为学的领域里,比较近学术名词:消费决策。目前已经跑过了三个阶段,即到了消费者决策的3.0阶段。这和触媒习惯、数字化进展牢不可分。

    1 | 漏斗模型

    早期消费者决策路径,比较符合“广告狂人”时代的漏斗模型,特点在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线性、连续、自上而下,品牌可在每个阶段对消费者施加影响。当时人们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40年后)接收信息,但这样易于“操纵的”单向线性交流状态已经一去不返了。

81241583298619157

(1898年 「美」艾里亚斯·路易斯 )

    2 | 麦肯锡环状模型

99671583298637155

新版模型由“购买环(Purchase Loop)”和“品牌忠诚度环(Loyalty Loop)”两个环内切组成,包括考虑(Consider)、评估(Evaluate)、购买(Buy)、体验(Experience)、互粉(Advocate)和互信(Bond)6个关键阶段。

    用户体验

    影响整体决策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个节点相扣成闭环,也互为影响。这个模型盛行一时,在上个阶段,也实际验证过其可取性。

    3 | 消费者决策路径3.0

    到了近几年,数字技术MarTech(Marketing Technology),渗透到营销领域。已然改变了消费者决策路径,营销对象迭代到3.0,而营销思维还在1.0,不能说人家“抢跑”,或许该评估一下自身是否“偷懒”了。

    数字时代的营销已成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服务(产品)的新形态,还是我们反复强调的Point:加倍注重“用户体验”。一张逻辑图看看这届消费者的3.0,发生的改变:

22241583298649193

京东云高级总监、市场传播部负责人陈慧菱女士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3.0观点的时候,阐述了这个模型的三个特点:

· 由于智能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品牌与消费者的触点发生裂变,消费者触点无限增加,且没有规律;

· 消费者决策时间变短;

· 品牌认知逆向化,消费者可能购买后再回头认识和了解品牌。

这里我们做个小结:面对顾客3.0 Pro,在“无序”中,握紧“有序”

66921583298659179

洞犀荐读:《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

尊师中大周懿瑾教授曾与营销界泰斗卢泰宏老师有本合著,非常优秀。对洞犀的消费者行为分析上有深刻影响,这里特别推荐阅读。

    - 方法论:充分解构,向复杂的触点要转化 -

1 | 引流成本和预算调整 

对大部分的齿科诊所而言,新客主要有三种来源:

· 自然流量

· 营销推广

· 口碑转介绍

自然流量主要来源于品牌号召力;口碑转介绍主要来源于产品(服务)体验;而营销推广的转化有赖于合理预算、流程的设计和策略的执行

    3431583298913916

    前几年里,齿科总体营销预算每年都在跨越式递增。就算营销起步晚几年,递增的速率和比例也与医美崛起路径非常相似。早前,业内就已经出现“正畸类拓客成本1000/人”的情况。今年前半年稍显特殊,就目前所获信息,截至今日发稿,洞犀的B端客户中,大部分年前做的营销预算已经做了大面积调整。这样问题就来了:预算有限,超低成本,怎么拓客?(后续洞犀将持续披露方法)

    73091583298674670

    中国医疗美容机构价值分布 | 图源:艾瑞咨询

    (到2019年底,中国医美行业价值链中获客营销占比最大,甚至已超医疗服务主体,达到30%-50%)

    2 | 公域减仓,私域加仓 

    流量洼地期过,私域流量的建构,可以是诊所成本节约的选择。就上一财年的观察:诊所几乎都有(多个)客服号,但运营员工或缺乏微信沟通技巧,或缺乏转化专业能力;还有一类就是回复模版套用,维护有过线下体验的旧客户没有大问题,却很难抓住新的客户。客户在沟通环节就流失了,经营者如果不逐一浏览客服的微信沟通,还真是难排查出问题。

    16491583298697551

    “牙”&“口腔”90日内微信指数日均约达300w

    公域投放直减,可考虑以公域转私域为目标,技巧性地将流量引入到IP个人号里,并通过朋友圈里激活、私信与小群聊天成交。

    还没有建立私域流量体系的诊所或可试试:以刚需做触发点,建立社群并提供“护牙自救”式服务,如群内直播、咨询等形式,再逐渐导流转化到诊所IP号,短时间内,私域流量可以初具模型。已有私域体系建设的诊所,不妨分段式解构从前的流程设计,看看是否有优化的空间。

    在分段式+私域式的结合上,隔壁医美很是擅长。

    41181583298708492

    医美就诊流程 | 图源:艾瑞咨询

    像不像泰勒的科学管理流水线?

    不少中小型诊所依然停留在医生为中心的人员架构:医生=咨询+销售+治疗,普遍认为专业医生才有更多说服力,更大程度促进转化。但医美们却把这些服务环节都切割了。我们来梳理一下目前医美机构到店转化流程:咨询师负责前期沟通销售、医生护士提供诊疗服务,咨询师/护士跟进诊后管理。

    让医生从传统模式里解放,专注于诊疗服务,以此增大成交率,而专人专项管理,也能避免造成“印象管理”的混乱。当然,也便于经营者细化/追责每个触点的转化效率。

    3 | 新式玩法和价格策略 

    在上一篇文章《齿科洞察 | 2020民营诊所之变》中,我们提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疫情期间,行内不少民营诊所也发布优惠策略

    要注意的是,选择“透支消费”中的顾客,大部分还是属于刚需、半刚需状态。更大的潜在客户群,依然在一片蓝海中划船。要拉动这部分新需求,或需同行们一起来做大蛋糕,再自建灯塔。在这一轮的营销策略,老朋友诺亚做得不错????

    90191583298721925

    诺亚式用户关怀 | 来源:诺亚医疗

    诺亚医疗在口罩紧张之时,从海外采购儿童口罩,并寄送给每位会员。渠道优势且不论,这一操作,确实赢得了诸多会员自动站台:纷纷在各自的朋友圈发文推荐,潜意识是:我是诺亚会员,挺有面子。    相比三言两语的文字关怀,诺亚式的用户关怀显得实在太多。将“客户当下急需”与“客户未来所需”结合,双边收益。 

    4 | 3.0 Pro版本:数字化不止是工具

    洞犀在顾客3.0的版本上,叠加了Pro,并非想生掰硬造出个“新名词”。Pro的意义在于,为了赶上这届顾客,选用数字化齿科医疗是标配;善用技术创新,并巧妙融合到具体的营销场景中,才是高手过招之处。 对于诊所而言,门店数据报表应该并不陌生,几乎每家诊所都有使用CRM软件。但就洞犀的前期调研,不少诊所仅仅用作记录,很少对数据进行分析。

    一方面缺乏数据分析师,另一方面部分软件确实还处于1.0阶段,难以做用户精准画像,更难以跟踪数据每一个环节。我们也实际对比过目前比较优秀的管理软件,要么自行研发,价格不菲;要么可选用头部公司的服务产品,比如领健的数据和界面,就优秀很多(例牌申明:非广告植入)。

    看一个案例:江苏二级市的一家诊所,这里就不点名了。图中所见基础数据,可以看到财务表现还不错。但由于缺乏触点数据和流程勘查,要想优化“无效门诊率”,有一定的难度。 

    44171583298778581

    2019诊所基本营销数据 | 图源:医涯学识 

    当然,在没有全面数字化获取精细数据之前,这些基础数据也是能用好的。虽然需要更多的功夫,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未开诊之前,不妨把已有的数据统计(特别是个体样本),重新拿出来做客户分析,找突破口。没有增量的时候,如果能激活存量,打好手中的牌,未尝不是提高客单价,和促进转化的一种方式。

    但仍然强烈建议各位无论从技术引进还是人才吸纳层面,都要加快诊所数字化部署节奏。锁客+拓客,增强诊所抗风险能力。很多诊所确实已经悄悄动起来了,希望各位都别落后。行业推动从来不是靠几家巨头推动的,做大蛋糕,要靠产业链上下的各个环节的在读诸君。“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后言 -

    曾与一位资深齿科投资人聊及他们在股改后,诊所采取两个院长顶层架构。一位院长负责内部团队管理和人力资源建构;另一位院长主导经营和外部拓展。

    找到精准的新用户并做转化是后一位院长的头等大事。勿用战术上的勤奋,对冲战略上的懒惰,是时候和我们一起花心思研究一下3.0 Pro的顾客了

    此文特别致谢

    尊师:中山大学周懿瑾教授

    前辈:京东云高级总监、市场传播部负责人陈慧菱女士

    以及:《哈佛商业评论》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