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减少户外活动,宅在家里是最好的选择。但随着宅在家中时间的增加,许多高血压患者开始出现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然后经过1-2个小时左右自行回落的情况,并同时伴有有胸闷、心悸、手抖、手麻、浑身大汗等症状。
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 这种情况被称为发作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整体可分为嗜铬细胞瘤和假性嗜铬细胞瘤,其中嗜铬细胞瘤往往只占发作性高血压的2%-3%,而受情绪心理影响的假性嗜铬细胞瘤占发作性高血压90%以上。
而疫情期间导致患者血压波动,可能是这几个原因:劳累受凉、情绪激动、睡眠不良
针对这些原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心内科专家于雪芳 、姚薇、边波三位老师提示在疫情期间血压忽高忽低的患者:
(1)目前是特殊的疫情时期,部分岗位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在户外寒冷的天气下长时间工作,寒冷天气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骤然变化的主要诱因,气温的骤降骤升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升高或血压波动,也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专家建议: 奔波在外的人要注意保暖,并减少呆在寒冷环境下的时间,同时及时服用降压药,做好血压监测,保证睡眠,多休息。
(2)患者过多关注疫情相关的信息可能会导致紧张焦虑,甚至在看到一些负面新闻时会情绪激动,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害怕自己和家人得新冠肺炎,甚至出现死亡,每天生活在恐惧当中。
专家建议: 避免紧张焦虑,转移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视疫情,但不必惊慌,注意稳定情绪,科学防护,适度防护,避免血压不稳带来的焦虑增加。
(3)还有一些患者因为上述原因会导致睡眠变差,晚上休息不好,甚至有做噩梦的情况,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专家建议: 睡眠是诊断情绪相关性高血压的重要指标,也是治好情绪相关性高血压的重要干预点,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因焦虑导致睡眠变差,中老年患者尤其明显,通过缓解紧张焦虑可以有效的提升睡眠质量。
如果出现上述血压剧烈波动的情况,患者要及时问诊,了解是否是情绪、焦虑、睡眠等问题导致。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血压控制尚可又无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可以少去医院以免交叉感染。若患者出现血压过低、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 ≥ 180 mm Hg 和/或舒张压 ≥ 120 mm Hg)、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急性胸闷胸痛或是危重不确定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疫情期间,高血压患者在规范用药的同时,要做好生活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放松心情、保证睡眠。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