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

2020
02/21

+
分享
评论
口腔那些事儿
A-
A+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人群普遍具有易感性,目前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和粪-口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口腔诊疗存在一定特殊性。在口腔检查时,医护人员与患者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使用高速手机或洁牙机等,可使患者的分泌物、唾液或血液向周围飞溅,雾化的分泌物、唾液、血液形成直径较小的气溶胶粒子悬浮于空气中,吸入后也可造成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或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为防控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全国多地口腔医疗机构相继发布了停诊或暂缓常规门诊的通知,对患者就诊造成一定的不便。

那么在疫情期间如何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的几率呢?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在疫情期间我们应该如何注意口腔保健。

1.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宅在家里,很多人会在闲暇时吃更多的零食,喝更多的饮料。反复进食,牙齿表面菌斑也在不停的摄取食物养分而产生酸性代谢产物,也会加速牙齿脱矿,从而导致龋齿的发生。继而可能引发急性牙髓炎,甚至根尖周炎或间隙感染等口腔急症。因此,减少吃糖和零食的次数,把爱吃的糖果和零食集中一次吃个尽兴,然后刷牙漱口,从而减少对牙齿的损伤。改变零食的种类也是一种办法,可以多吃一些粗粮、蔬菜、水果、坚果、牛奶等含糖比较低的食品,这些零食既有益于牙齿,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2. 按时刷牙,及时漱口

不要因为不需要出门社交就不注重口腔清洁。每天至少彻底刷牙两次,保证早晚刷牙,刷牙时间要足够,一般为2-3分钟,特别对自己牙列不齐和最里面的牙齿着重刷干净。辅以牙线来清洁牙缝,把牙刷不易刷到的邻面牙菌斑清除干净。对于口腔异味及牙龈出血比较明显的患者,还可短期内配合使用抑菌类的漱口水,每天三次,每次含漱一分钟时间。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您需要到牙周科进行全面的牙周系统检查及治疗。

3. 莫把牙齿当工具 冷热酸甜要忌口

有些人为了避免麻烦会直接选择用牙咬瓶盖,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导致牙外伤。过多进食坚果类零食,会加剧牙齿咬合面磨损,进食过多酸性水果,会加剧牙齿腐蚀,造成牙齿敏感等症状。牙齿有大面积充填或有假牙的人们,对于年糕或者汤圆等黏性较高的食物,也需要小心食用,因为容易造成牙隐裂、牙外伤或充填体及牙冠脱落。

4. 行事小心,避免外伤

尤其是儿童的活动性较强,喜欢嬉戏打闹,因此牙齿易受到外伤,要注意对家具尖锐部位等进行包裹,浴室及厨房地面干燥清洁,避免滑倒。对于儿童,家长要增强责任心,不能疏忽大意,告知儿童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在进行剧烈体育运动时,要戴护牙托、面罩或头盔等来保护牙列。

5. 疫情期间牙疼怎么办?

如果出现明显的牙齿敏感,请在超市购买脱敏牙膏局部拂刷涂抹。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出现轻度牙龈肿胀疼痛时可以服用少量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如果出现轻度牙痛,建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保健,适当服用止痛药。注意:服药期间不能饮酒。如疼痛有缓解,请保持口腔卫生,待疫情过后到医院进一步就诊。如果这些方法尝试后,疼痛无缓解,甚至牙龈、面部发生肿胀,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疫情期间就诊,为了您和周围人的安全,一定要带好口罩前往,并携带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或医保卡),尽量减少陪同人员。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疫情,口腔,疾病,牙齿,零食,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