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医院管理者必须反思这三个问题

2020
02/11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悦读
A-
A+

疫情动态:

截至2月11日09时53分(北京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含港澳台)确诊42708例,疑似21675例,死亡1017例,治愈3998例。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医院。

2003年的非典已是“前车之鉴”,如今新冠肺炎依然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此次防“疫”战中,医院管理者应该反思什么?医院防疫管理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钱庆文教授看来,这一次抗疫过程中,可以说该做的、能做的政府都已经做了,甚至做的比别的国家多很多,比如“武汉封城”,这几乎是人类现代社会中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我们做到了。从这一次的教训,对照他在“SARS”期间处理防疫的经验,钱教授觉得有几点还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对感染病毒的人一定不能“标签化”,不幸感染了病毒的人并不是‘罪犯’,标签化、污名化只会令他们隐匿病情。”钱教授强调,“如果被贴上了‘新冠肺炎’的标签,病人与非病人会彼此猜忌,患者更会以病为耻,从而隐藏自己生病的事实,这样会带来更大面积的传染,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钱教授在医院管理方面有着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此次疫情,他还指出疫情特殊时期医院管理需要反思的三个问题,并为应对此次疫情提出了七条建议。

问题一:医护人员自身要知道,自己的“预防”和“隔离”是否有效?

公共卫生习惯不好是我国很多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能第一时间掩盖口鼻。由于我们多年来对健康教育不甚重视,即使是经过严密训练的医护人员,在突发疫情面前可能也会“犯错误”。

医院必须趁此机会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医护人员对自我健康教育和卫生习惯与防疫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中开始进行最基本的改善。”钱教授说,“例如,平常就应该切实推动‘勤洗手’,但是许多医院为了省下费用,不仅在病人活动区,有些甚至在医护人员活动区,洗手的水很小,甚至连干洗手液也没有,打喷嚏和咳嗽也没有恰当遮挡,类似这样的习惯一定要改正。要让院内的感控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工作任务。

问题二:医院的建筑能否满足防疫要求?

很多医院在设计建造时追求“高大上”,然而豪华的设计也许并不能满足防疫的基本要求,比如没有预留一些可以在防疫期单独使用的通道,在疫情特殊时期实现病人无感染的转移。那么,当疫情来临时,“高大上”的医院设施反而成为了医院的“短板”。

钱教授指出:“国内很多医院都是交由建筑公司规划建设的,如果医院的管理者没有要求,以建筑公司对医院防疫的认识,有时他们甚至会在建筑设计上违反患者安全的原理,比如一般病房缺少使用不容易沾粘材质的家具设计等。医院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定都要趁此机会改掉。不要只期盼小汤山、火神山这种‘临时医院’的救助,现在为未来疫情所做的准备,比应对疫情更重要。

问题三:医院有没有一套真正可以应对疫情的后勤系统?

目前,国内很多医院的后勤管理部分都是外包的,这样其实很容易出现防疫缺口。比如在非典时期,台湾就出现过严重的防疫缺口,进入防疫阶段后,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外包单位人员买不到隔离衣或口罩,医务人员自己尚且不够用,更加不会有多余的给外包人员。然而外包人员就分布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对他们所用的口罩和隔离衣进行严格检查,他们就可能成为疫情散布的“自走炮”。

钱教授说:“经过2003年非典的洗礼后,我就非常关心医院后勤有没有足够的准备应对突发疫情。各位医院管理者也应加以重视,不能纯粹地从后勤的经济面去思考,而应对外包人员做好防疫教导,当然也要协调准备外包人员需要的防疫物资。这样,当疫情来临时外包人员才能协作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不是成为防疫的漏洞和困扰。”

另外,在此次战“疫”中,社区医院、基层医院等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尽管国家在十三五规划时已明确强调希望能够做到更多、更好的分级诊疗,但此次疫情中,三级医院与社区和家庭医师的配合还不尽完美,甚至可以说有些“陌生”。这种现象一定要避免。

“此次疫情必然引起政府对防疫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如果医院能吸取教训,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我们未来的防疫工作绝对可以做得更彻底!”钱教授说,“我们现在必须思考未来常态化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而不是只想着解决眼前的问题。该立的法或是该有的规定、办法,现在一定要赶紧做,要不然以后就很难了,到底事后的诸葛亮比事前要多很多。”

最后,针对此次疫情,钱教授建议做好以下几件事:

 1.  在公共媒体上宣传不要标签化病人,有病就医,没病别乱,主动上门了解居民健康状态,并加以建档关心。

 2.  迅速检讨目前病人分类方式,对重症者加强隔离(现在只能用这一招了),对疑似者只要适度隔离并注意生活上的阳光、空气和水的补充,用生活方式的改善阻绝病毒传播。

 3.  国家以成本加成价征收所有防疫物资,统一调度发放,或增加生产线,确保没有缺乏。这时候不要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4.  统筹物资并线上公布实际消耗量,安定民心。

 5.  对于发国难财的给予立即审判,切断投机机会。

 6.  严惩谣言制造者,公布确实疫情消息。

 7.  对于防疫造成的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要及时且集中,不要引起再传染。

❀❀❀

钱庆文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美国爱荷华大学医疗及医院管理学博士,曾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小组专家委员。专攻医院后勤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院质量管理等方向,在2003年台湾医院对SARS的防治和疫情管理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与健康界图书合作出版《经营好医院》《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等医管畅销书。(点击书名可快速购书)

获取更多疫情管理资料,请关注“健康界悦读”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管理者,疫情,医院,防疫,教授,建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