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疫”援助医疗团队心理应对的思考

2020
02/10

+
分享
评论
神经心理科吴志国主任
A-
A+
改变对每个人来说可能都不太容易,但是请记得你目前的改变是对当下环境的适应,它可以是暂时的。

这篇文章来自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心理科资深心理咨询师——邓雪滨老师。

我院有6名同事即将赴鄂进行战“疫”援助,作为科室为他们提供心理保障的第一项工作,吴志国主任与几位同事一一进行了交流。

其实我们也清楚,此时我们所能给的“保障”作用可能远远比不上他们背包里一件件防护服的“心理”保护作用!感谢医院为他们的个人防护做的大量工作,这使得我们的“保障”工作轻松了许多!

除了敬佩于他们重任在肩、义不容辞的职业精神,我在专业上还有些感受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对其他医疗援助人员有所帮助。

一、感受壹 —— “度”的问题

访谈中发现:

1. 大家都懂得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他人的道理,但如何保护自己,怎么才能识别自己是否已经“耗竭”并没有比较清晰的判断;

2. 大家更清楚如何在治疗操作的流程规范上保护自己,却不太知晓心理上如何判断自己已达极限。

个人建议:要常对自己的情绪,想法,行为和身体感觉保持觉察。比如,如果你发觉自己和平时相比:

情绪上,更加抑郁,愤怒,受挫等;

想法上,更加消极,而且不易摆脱;

行为上,更加回避,退缩或者冲动;

身体上,出现莫名不适的症状(排除躯体健康因素);

此时你要警觉,如果你已感到明显影响实际的工作效率和日常作息,那或许真的意味着你已达极限,需要暂停了。

二、如果你感觉自我觉察的能力不足,请寻找同伴支持,让他/她帮忙监督,这种协作机制能让你们更好处理这个“度”的问题。

三 、感受贰 —— 应对未知

未来永远有未知,不管我们当初多么坚定地选择,都会有些许对未知的担忧和恐惧,这其实非常正常,尤其对此次从未参与过类似危机干预事件的我的同事来说。

接纳这些担忧和恐惧,利用它们触发你积极地准备,而非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四、感受叁 —— 了解自我

每个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这和他们既往的经验有关,危机干预的环境是特殊甚至极端的,特别需要团队的协作和较高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无趣的人,希望你尝试多一些兴趣爱好,比如阅读,运动等。

改变对每个人来说可能都不太容易,但是请记得你目前的改变是对当下环境的适应,它可以是暂时的,危机过后你还可以变成原来的样子。

当然,暂时的改变也可能触发你自我的成长,那也应该是件不错的事情吧。

----------最后,祝勇敢的同事们能够相对从容地面对援助工作中的挑战,完满达成医院的任务和个人的心愿,平安归来的同时获得自我的成长!

神经心理科还为几位同事特别建立了一个(不包括院领导在内的)心理保障后援团,后续可以随时为他们以及他们在前线结识的新战友们提供心理支持。

因此,如果你平时是个不擅与人沟通的,希望你尝试多一些交流,哪怕浅层的也好,比如交流些在救援中遇到的困难和获得的成就感;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