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宏哥
来源:医殇
从曝光的疑似杨文医生的同事的文字来看,充满了泣血的悲愤,我完全可以理解在 此时此刻,目睹这一切的,身为一起急诊奋斗这样多年的医护的心情。讲起来估计全国的医护看到这样的文字都会心有戚戚然。
我作为一个从事纠纷处置多年的医务人员,有些话不吐不快。
1、我强烈建议医院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考虑心理医师的介入,不管是什么时候,这都是必要的。从以下的文字中,我已经清楚的感受到了无助与绝望的情绪,对于一个团队作战的群体来讲,情绪是可能传染的,即使它暂时可能被压抑住,但是在急诊重压之下的医护,无论是亲眼目睹的,或者是亲耳听说的,就在身边发生的事情完全可能导致精神上的伤害,所以请民航总医院一定要把这事列入事程。
2、建议北京市卫健委协调这个特殊患者的转院事宜。在发生如此事件后,依然让老人在这家医院这样看病看下去是不合时宜的,这点我想对于无论是患者家属及该院医护人员来说都是如此。
如果证实该老人家属都是如文中所说的那种家属,我认为转院后警方人员陪同看病等特殊待遇应该予以考虑。毕竟接收该患者的医院医务人员也害怕的。这个方法在之前的相应卫健委的文件中似乎曾经提到过,我所在的城市里这个方法也实践过,北京卫健委可以考虑实施。
3、对于网传的患者家属多次投诉的事情,看到以上的说法应该能得到证实,建议医疗纠纷处置科室的人员应该对于一些“无理“可能有医暴倾向”的家属保持警惕,并提醒临床。
但是临床指望这样就能不发生医暴事件,这也不是很现实,所以也请临床医务人员时刻保持自己的警惕心。
有医务人员愤愤的说,如果有此类事件,院长就地免职。但是我想问,这样做了,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么?是否会有纠纷家属想着,我本来就想搞个大事,现在还能把医院里更多人拖下水,那不搞就对不起你了。所以我不赞成这种无厘头的简单看法,认为把领导免职了就能改善什么了,其实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但是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患者安全固然重要,医务人员的自身的安全同样的重要,这个观念需要各医院管理者自我反思。
从被曝光的视频来看,凶手站在医师身后进行了约数分钟的谈话后,趁着医师不注意在身后掏出刀子行凶。
而现场治疗吧台前面的有数张床位,这阻挡了正常的医患沟通的途径。正常情况下,医护应该在吧台内,家属在吧台外。建议该医院在吧台外侧清理出便于医患沟通的一个正常的环境。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做个半封闭的工作区域,例如,吧台用可以齐腰的容易通过的双门或者直接背对墙。
医护人员亦当检视自身的诊疗环境是否是将自己的后背留给了陌生人,如果有,可以自行更换下诊室布局。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类似的沟通环境会让一般的家属觉得你怠慢。换个角度来看,当你去看病,医生在背对着你,你说话时他只有通过时不时的转头才能面对你的时候,这种沟通的环境肯定是不会让人舒服的。正常的沟通环境就是应该面对面的,或者是侧方的。
这种事情的发生安装多少个一键报警都没用,因为发生的太快了,从已经曝光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很快的保安就到场了,并无拖延,所以只能从预防上着手防范发生。
而同样的视频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感触,我希望诸位已经看过视频的人别去更大范围的传播了,恐惧与愤怒的情绪传播无助于此事的处理。
我倒是建议医院管理者可以从视频中反思下,自己医院里的就诊环境是否安全的事,门诊急诊都可以走走看看么.....
我是已经建议相关科室进行安全工作的改进了,相信他们也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